字好书
如梦令

《如梦令》

时间: 2025-08-05 20:29:08

诗句

篱畔红梅香透。

又是赏春时候。

不见咏诗人,辜负艳阳清昼。

僝僽。

僝僽。

病骨畏寒花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5 20:29:08

原文展示

篱畔红梅香透。又是赏春时候。不见咏诗人,辜负艳阳清昼。僝僽。僝僽。病骨畏寒花瘦。

白话文翻译

在篱笆旁,红梅的香气已悄然飘散,春天又到了赏花的时节。然而我却看不到吟咏诗人的身影,真是辜负了这艳阳高照的清丽白昼。叹息,叹息,病弱的身体畏惧寒冷,花儿也显得瘦弱。

注释

  • 篱畔:篱笆旁边。
  • 香透:香气透出,飘散。
  • 赏春:欣赏春天的美景。
  • 咏诗人:吟咏作诗的人。
  • 辜负:辜负、错过。
  • 艳阳:艳丽的阳光。
  • 清昼:清朗的白天。
  • 僝僽:叹息声,表示无奈或忧伤。
  • 病骨:指身体虚弱。
  • 畏寒:害怕寒冷。
  • 花瘦:花儿显得瘦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叶俊杰,清代诗人,生平以及详细背景资料较少,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及对生命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天的时节,正值红梅盛开之际,诗人因身体羸弱未能尽情享受春日的美好,表现出春天的欢愉与个人健康状态的对立。

诗歌鉴赏

《如梦令》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失落。开篇的“篱畔红梅香透”描绘出春天的气息,红梅的香气引人入胜,令人神往。然而,接下来的“又是赏春时候”却暗含一种无奈,诗人虽渴望享受春日的美好,却因身体原因无法参与其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咏诗人”一词不仅是对诗人身份的自我反省,也反映出诗人在生理上的无能为力与精神上的渴望。在“辜负艳阳清昼”中,诗人感叹自己未能与春天的美好相伴,似乎在责备自己与春天的错过。

最后的“病骨畏寒花瘦”则将诗人的身体状况与自然界的变化相联系,病痛使他无法尽情享受春光,花儿的瘦弱似乎也在映射着诗人内心的脆弱与无奈。这首词在春日的欢愉与个人的病痛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篱畔红梅香透”:描写篱笆旁的红梅花,香气四溢。
  2. “又是赏春时候”:春天又来临了,适合赏花。
  3. “不见咏诗人”:诗人未能出现在美好的春日中。
  4. “辜负艳阳清昼”:感叹自己未能享受明媚的阳光。
  5. “僝僽”:叹息,表现诗人的无奈与忧伤。
  6. “病骨畏寒花瘦”:病弱的身体使得诗人对寒冷感到恐惧,花儿也因此显得无生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的状态与自身的感受相联系,隐喻生命的脆弱。
  • 对仗:前后句的对称,如“艳阳清昼”与“病骨畏寒”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对自身病痛的无奈,揭示了人世间的无常与脆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梅: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机。
  • 艳阳:象征美好时光与希望。
  • 病骨:象征诗人的身体虚弱与无奈。
  • 花瘦: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易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

    • A. 牡丹
    • B. 红梅
    • C. 桃花
  2. 诗人对于春天的感受是?

    • A. 幸福
    • B. 失落
    • C. 无所谓

答案

  1. B. 红梅
  2. B. 失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陆游的《游山西村》
  • 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叶俊杰的《如梦令》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皆表达了对自然的细腻感受,但叶俊杰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王维则注重环境描写与诗境的营造。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登越王楼即事 题瑞邸所藏宋文丞相蕉雨琴拓本 读夏子仪刺史爱日山房诗稿 即事 晚过易水吊荆轲 静夜 山寺坐雨 再咏潭柘寺 徐州 雨后抵观音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肉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頁字旁的字 封茅 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字旁的字 坐无车公 粗通文墨 列辟 三脚猫 成千累万 刺激 折腰禄 三点水的字 美疢不如恶石 左支右吾 包含获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