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初夏即事十二解 其七

《初夏即事十二解 其七》

时间: 2025-05-02 07:54:39

诗句

玉磬金钟天半鸣,梦中惊我起来听。

万松花上三更雨,政事堂中有此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54:39

原文展示:

玉磬金钟天半鸣,梦中惊我起来听。
万松花上三更雨,政事堂中有此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夜半时分,天上钟声与玉磬声响起,惊醒了我。我在梦中被这声音打断,听到万松树上花朵沾着三更的细雨,而在政事堂中也传来这样的声音。

注释:

  • 玉磬:一种用玉石制作的乐器,敲击时发出清脆的声音。
  • 金钟:指用金属制成的钟,声音宏亮。
  • 三更:古代计时法中的一个时段,大约是晚上11点到凌晨1点。
  • 政事堂:古代官府处理政务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婺源人。是南宋著名的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作品清新脱俗,具有很强的个性和地方特色。他的诗多以咏物和抒情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初夏时节,正值万物复苏、雨水增多之际,诗人借助夜半钟声和雨声的联想,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及对政事繁忙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且富有韵律感的画面。开头两句通过对“玉磬”和“金钟”声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夜半静谧而又略显神秘的氛围。钟声和磬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在呼唤着诗人,使他从梦中惊醒。这种声音的描绘,不仅是对自然声音的真实再现,更是对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映射。接下来的“万松花上三更雨”,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初夏的雨水在松树花朵上的轻轻滴落,展现出一种清新、宁静的自然美。最后一句“政事堂中有此声”,则将个人的感受与社会的现实结合起来,反映出诗人对政务繁忙的无奈与思考,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在自然的宁静中,政事的繁忙却在不断干扰着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玉磬金钟天半鸣:描写夜半时分,空中传来玉磬和金钟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 梦中惊我起来听:诗人因声音而惊醒,表现出对声音的敏感与内心的挣扎。
  • 万松花上三更雨:描绘初夏夜晚的细雨,营造出清新自然的意境。
  • 政事堂中有此声:将个人的感受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展现对繁忙政务的无奈和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与拟人:通过“天半鸣”来描绘声音,赋予自然现象以人的特征。
  • 对仗:诗句中前后部分对称,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夜半声音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繁忙政务的思考与无奈,展现了个人对社会与自然的双重感悟。

意象分析:

  • 钟声与磬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喧嚣。
  • 松花与细雨:代表着生命的清新与自然的和谐,展现出一种宁静的美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玉磬”与“金钟”象征什么?

    • A. 自然的声音
    • B. 社会的喧嚣
    • C. 时间的流逝
    • D. 个人的思考
  2. “三更”在诗中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 A. 早上6点到8点
    • B. 晚上11点到1点
    • C. 中午12点到2点
    • D. 下午3点到5点
  3.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 A. 描绘自然景色
    • B. 对政事的无奈
    • C. 个人情感的抒发
    • D. 对梦境的思考

答案:

  1. A,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与个人情感的思考。
  • 《春望》杜甫:反映了对现实政事的无奈与对自然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津》李白与《初夏即事十二解 其七》,两者都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个人内心的感受,但李白的作品更强调孤独与思乡,而杨万里的诗则更集中于自然与政事的对比,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文选》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师厚病间十首 次韵张秘校喜雪三首 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五首 次韵寅庵四首 采桑子(送彭道微使君移知永康军) 谪居黔南十首 宋宗儒真赞 谢张泰伯惠黄雀鮓 次韵和台源诸篇九首之群玉峰 八音歌赠晁尧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露斯 矢字旁的字 包含减的成语 歹字旁的字 瓜字旁的字 谲而不正 衣字旁的字 点胸洗眼 用字旁的字 中壤 包含耀的成语 拨工 舍近务远 拘守 秽德彰闻 逆施倒行 振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