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1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1:37
长虹一跨并槎浮,博望真夸万里游。
要隘地矜三齿险,承平人散八关愁。
江于上下疑无底,天到西南欲尽头。
黑水穷源何处是,哀牢郡县古梁州。
长虹高高跨过江面,竹筏漂浮在水上,博望山的壮丽景色真令人惊叹,可以游览万里之遥。
重要的关隘在三叉口显得险峻,平稳的时代让人们在八个关口感到忧愁。
江水上下流淌,令人怀疑是否没有尽头,天边的西南仿佛要消失在地平线。
黑水的源头究竟在哪里呢?哀牢山的古梁州又在哪里?
作者介绍:田榕,清代诗人,生于盛世,受儒家思想影响,作品多描绘自然风景和人文情怀。其诗风清新而沉稳,常表现出对壮丽山河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安定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澜沧江的壮丽景色,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的思索与忧虑。
《渡澜沧江》是一首描绘自然壮丽景色和人文历史的诗歌,诗中通过对江河与山川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思考。开篇以“长虹一跨并槎浮”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长虹象征着高远和壮丽,竹筏则显得轻盈而自由,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接下来的“博望真夸万里游”不仅仅是在描绘博望山的美景,更是对大自然的赞美与人类游历的向往。
而“要隘地矜三齿险”则转向对险峻地势的描述,生动表现出地理环境的复杂与变幻,也暗示了历史上那些险要之地的战略意义。全诗在描绘自然与历史的同时,透出一种对国家安定与繁荣的渴望与期盼,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关注与忧虑。最后两句“黑水穷源何处是,哀牢郡县古梁州”更是引发读者对历史源流的思考,诗人在此处表达了对历史的依恋与对未来的迷茫,情感深邃而悠长。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壮丽自然景色的赞美,对历史的思索与忧虑,以及对国家安定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长虹一跨并槎浮”中的“长虹”指的是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承平人散八关愁”,其中“八关”指的是__。
判断题:诗中的“黑水”指代的是澜沧江。 (对/错)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未来的向往与壮志。两首诗都体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但田榕的作品更加强调历史的沉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