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芦花

《芦花》

时间: 2025-05-01 02:01:58

诗句

蓼渚西风九月秋,丛芦招雁下汀州。

渔舟唱晚人何处,烟水茫茫古渡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1:58

诗词名称: 芦花

作者: 倪璧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蓼渚西风九月秋, 丛芦招雁下汀州。 渔舟唱晚人何处, 烟水茫茫古渡头。

白话文翻译:

九月的秋风吹拂着蓼渚,芦苇丛中引来大雁降落在汀州。渔舟在晚霞中歌唱,人们却不知道此时身在何处,烟雾弥漫,古老的渡口显得模糊不清。

注释:

  • 蓼渚:指靠近水边长有蓼草的地方,通常是水边的湿地。
  • 丛芦:指成片的芦苇,象征着秋天的气息。
  • 汀州:指水边的洲滩,这里特指江河湖泊旁的陆地。
  • 渔舟:渔船,捕捞鱼类的工具。
  • 古渡头:古老的渡口,通常是船只过河的地方。

典故解析:

  • 西风:常用来象征秋天的到来,西风送爽,预示着季节的更替。
  • 招雁:雁是秋季迁徙的鸟类,常与离别、思乡相联系。
  • 烟水茫茫:描绘了朦胧的水面,营造出一种忧伤的氛围,暗示人离乡的孤独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倪璧(生卒年不详),字孟华,清代诗人,生于江苏,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秋季,表现了作者在这个季节的感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与渔舟的歌唱,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孤独,可能与诗人的人生经历相关。

诗歌鉴赏:

《芦花》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开篇以“蓼渚西风九月秋”引出季节,展现了秋天的特征与意境。诗中渔舟的歌唱与人何处的对比,产生了鲜明的反差,表现了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归属感的思考。尤其是“烟水茫茫古渡头”一句,通过模糊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情感,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在这首诗中,诗人的情感是细腻而含蓄的,既有对秋天自然景色的赞美,又有对人生际遇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展现出一种孤寂而优美的氛围,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蓼渚西风九月秋:描绘了九月的秋季,西风吹拂,营造出一种清凉的感觉。
  2. 丛芦招雁下汀州:在芦苇丛中,引来大雁,暗示着秋天的到来与离别的情感。
  3. 渔舟唱晚人何处:渔舟在晚霞中歌唱,却不知道人们身在何处,突显了孤独感。
  4. 烟水茫茫古渡头:描绘了古渡口的朦胧景象,表现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烟水茫茫”将水面与烟雾结合,营造出一种迷离的意境。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 拟人:“渔舟唱晚”中,赋予渔舟以人的行为,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同时反映出人生的孤独与思索。诗人在美景中感受到淡淡的忧愁,体现了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西风:象征秋天,带来凉意。
  • 芦花:代表丰收与离别。
  • 渔舟:象征生计与宁静。
  • 古渡头:暗示历史与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西风”象征什么季节?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诗中提到的“渔舟”在何时唱晚?

    • A. 清晨
    • B. 中午
    • C. 傍晚
    • D. 夜晚
  3. “烟水茫茫”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 A. 清晰的水面
    • B. 朦胧的水面
    • C. 繁忙的渡口
    • D. 风平浪静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写秋天的景色,表现出一种宁静与淡泊的心境。
  •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山水之美,主题情感有所相通,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石漕生辰 十七日夜月色尤佳与韦去非东亭小酌 舍弟生子 上知己 山中宿小民家夜闻虎因有感 山居 日望冉雄飞之来久不闻近耗因成鄙句以见翘然 秋夜书事 秋日即事 清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剿说 下陵上替 谷字旁的字 砺兵秣马 书客 定势 毋字旁的字 卝字旁的字 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膺图受箓 包含鲜的词语有哪些 如醉如狂 疲乏 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字旁的字 付东流 香芹 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