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2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21:59
题隐者居
贾岛 〔唐代〕
虽有柴门常不关,
片云孤木伴身闲。
犹嫌住久人知处,
见拟移家更上山。
这首诗的意思是:虽然我的柴门常常不关,四周的片云和孤木使我感到悠闲自在,但我还是觉得在这里住得太久,大家都知道我住在这里,因此我想要迁居到更高的山上去。
隐居生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许多文人都向往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诗中提到的“移家上山”体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了道家思想中对自然和隐逸的向往。
贾岛,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深刻的意境而受到后世推崇。他与王维同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这首诗是在贾岛隐居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外界干扰的厌倦。诗中表现了他对隐士生活的憧憬,以及对理想居所的向往。
《题隐者居》是一首典型的隐逸诗,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开篇“虽有柴门常不关”,展现了隐者生活的闲适,柴门的常开象征着诗人对外界的开放态度。然而“片云孤木伴身闲”却又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世事的疏离。接下来的“犹嫌住久人知处”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反思,他意识到长久的隐居使他被世人所知,失去了隐秘的乐趣,最终“见拟移家更上山”则表现了他对更高理想生活的渴望与追求。这种对隐逸与世俗的深刻对比,既反映了诗人的生活哲学,也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俗干扰的反思,传达出一种对自然与孤独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隐居生活的矛盾与无奈。
诗中“柴门”象征什么?
诗人为何想要“更上山”?
诗中使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隐士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