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55: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55:56
《夜喜贺兰三见访》
作者:贾岛 〔唐代〕
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
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
踏苔行引兴,枕石卧论文。
即此寻常静,来多只是君。
漏水的钟声在夜深时依然清晰,季节已近秋分。
泉水的声响惊扰栖息在松树上的鹤,风吹散了遮挡月光的云彩。
在苔藓上行走引发了我的兴致,枕着石头卧看书籍。
在这寻常的宁静中,来访的多是你。
诗中提到的“松鹤”常用来象征高洁的隐士生活,传达出一种对自然与宁静的向往。古代文人常在松树下吟诗作对,表达他们的志向与情感。
作者介绍:贾岛(约701年-769年),字阮籍,号梦得,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工整的律诗和独特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隐逸的生活情趣。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贾岛隐居之时,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来访的喜悦,表现出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这首诗以夜晚的宁静为背景,描绘了秋季的气息与自然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友人来访的欢喜。开头两句通过“漏钟仍夜浅”和“时节欲秋分”,不仅设定了时间背景,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接下来的描写则用“泉聒”和“风除翳月云”来描绘夜晚的生动,泉水的涌动与风的轻拂,构成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
“踏苔行引兴,枕石卧论文”则转向诗人自身的感受,表达了他在自然中放松心情的状态。最后一句“即此寻常静,来多只是君”更是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彰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在这首诗中,贾岛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真挚的人际关系,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宁静的夜晚与友人的来访,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友情的珍视,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一种淡泊与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漏钟”指的是什么?
诗的主题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松鹤”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