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2:40: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40:50
水月园送王侍郎
作者: 方岳 〔宋代〕
送别孤山步绕湖,
阑干尽处倚菰蒲。
翁之乐者山林也,
客亦知夫水月乎。
万事不如归自好,
百年聊与醉为徒。
藕花初醒莼丝老,
唤住罾船脍腹腴。
送别时,我们走在孤山的湖边,
在栏杆尽头,我倚靠着菰蒲。
老翁所喜爱的是山林的乐趣,
而客人难道不知水中的月影吗?
与其忙碌于万事,不如归去安好,
百年之间,醉酒又有何用呢?
藕花刚刚醒来,莼丝也已老去,
我唤住了渔船,准备享受美味的鱼腹。
作者介绍:方岳,字德昭,号寒碧,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以清新自然见长。方岳的诗歌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送别友人王侍郎的时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不舍,同时也传递出一种归隐山林、追求宁静的生活态度。
《水月园送王侍郎》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孤山湖畔的景色,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与向往。开篇即以“孤山步绕湖”引入,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仿佛置身于自然的怀抱中。接着,诗人借“翁之乐者山林也”表明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世俗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万事不如归自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强调了归隐的价值。这里的“百年聊与醉为徒”更是哲理深邃,表明了即使饮酒作乐,人生终究是短暂的,何不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真实的自我呢?结尾以“藕花初醒莼丝老”点题,描绘了自然的轮回与人生的无常,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情谊及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强调归隐与自得,呼唤人们珍惜自然与内心的宁静。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翁之乐者”指的是:
A. 年轻人
B. 老年人
C. 游客
D. 渔夫
“万事不如归自好”这句表达了什么观点?
A. 忙于工作
B. 追求物质生活
C. 回归内心的宁静
D. 持续饮酒作乐
藕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生命的短暂与美好
B. 友谊的珍贵
C. 自然的和谐美
D. 追求名利
答案:1-B,2-C,3-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别》相比,方岳的这首诗更强调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人生哲理的思考,而王维的作品则更注重情感的表达与离别的伤感。两首诗都传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但侧重点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