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桂阳孝廉

《送桂阳孝廉》

时间: 2025-05-01 05:05:44

诗句

桂阳年少西入秦,数经甲科犹白身。

即今江海一归客,他日云霄万里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05:44

原文展示

送桂阳孝廉
高适 〔唐代〕

桂阳年少西入秦,
数经甲科犹白身。
即今江海一归客,
他日云霄万里人。

白话文翻译

桂阳的年轻人西行进入秦国,
屡次参加科举考试却仍然是个无名小卒。
如今他是江海归来的游子,
将来他必将在云霄之上高飞。

注释

  • 桂阳:指的是古代的桂阳郡,今湖南省桂阳县。
  • 甲科:古代科举考试的名次,甲科为第一名。
  • 白身:指没有官职或名声的人,形容身份卑微。
  • 江海:比喻远游或归来的人,象征着广阔的天地。
  • 云霄:形容高远的天空,象征理想和抱负。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甲科”是唐代科举考试的制度,强调了科举在当时社会的重要性和竞争的激烈。同时,“云霄”一词也常用于形容志向高远的追求,突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和祝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适(702年-765年),字达夫,号昌黎,唐代著名诗人,字音韵流畅,擅长边塞诗。他与王之涣、岑参等人并称,作品多以豪情壮志和对国家的关切为主题。

创作背景

《送桂阳孝廉》创作于高适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对友人未来前途的美好祝愿,反映了唐代社会对科举的重视与期望,以及士人的理想与追求。

诗歌鉴赏

《送桂阳孝廉》是一首充满激情与希望的送别诗。诗的开头,作者以“桂阳年少西入秦”引入,描绘出一个年轻的士人怀抱理想,踏上了前往秦国的旅途。接着,诗人提到“数经甲科犹白身”,让人感受到年轻人的奋斗与无奈,尽管屡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始终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与认可。这一方面反映了科举制度的残酷,另一方面也揭示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关心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的结尾则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通过“即今江海一归客”,暗示年轻人经历了磨砺与学习,虽然现在身处低谷,但未来却有可能一飞冲天,成为“云霄万里人”。这不仅是对友人的激励,也是对所有奋斗者的鼓舞,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成功的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传达出一种既现实又充满希望的情感,展现了高适的诗歌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桂阳年少西入秦:描述年轻人来自桂阳,向西前往秦国,表现出积极进取的姿态。
  2. 数经甲科犹白身:反映出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依然没有官职,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
  3. 即今江海一归客:如今他是经历了风雨归来的游子,暗示着对人生的感悟与成长。
  4. 他日云霄万里人:展望未来,表达出对友人成功的期待和祝福。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甲科”和“白身”形成对比,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比喻:将“江海”与“归客”相结合,象征人生的旅程与经历。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理想与奋斗,展现了年轻人在追求理想过程中的艰难与希冀,鼓励人们在困境中不放弃对未来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桂阳:象征着故乡与怀念。
  • 甲科:代表着科举与士人的理想。
  • 江海:象征着人生的旅程,广阔而充满可能性。
  • 云霄:象征着理想的高远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高适的《送桂阳孝廉》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绝望
    • B. 期待
    • C. 愤怒
  2. “甲科”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 A. 科举的名次
    • B. 地名
    • C. 人物
  3. 诗中“白身”指代的是?

    • A. 有名气的人
    • B. 无职无名的人
    • C. 富有的人

答案:1-B,2-A,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鹳雀楼》王之涣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高适王之涣的边塞诗:两者都表现出对国家与理想的关切,但高适更倾向于表现士人的奋斗与辛酸,而王之涣则更注重壮丽的景色与豪情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高适诗集》

相关查询

咏梅次韵二首 其一 雨中花慢 其一 浣溪沙 其十一 去荆州 和仲钦题粉岩 鹧鸪天(饯刘恭父) 酬朱元晦登定王台之作 椰子酒榼 题夏氏庄 楞伽寺 其二 水调歌头 其十二 垂虹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龍字旁的字 包含滨的词语有哪些 不渝 鼻柱 巧思成文 诞喜 虎豹之驹 戈字旁的字 簧诱 黹字旁的字 旁开头的成语 鸡孙 行所无事 穴宝盖的字 跌荡风流 杨开头的成语 包含绣的成语 人来客往 飞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