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寺壁二首 其一

《题寺壁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2 12:35:09

诗句

柏子熏衣眉晕销,女垣榆影冷萧萧。

屏山一枕游方梦,横锡飘然过石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5:09

原文展示:

柏子熏衣眉晕销,女垣榆影冷萧萧。
屏山一枕游方梦,横锡飘然过石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苍翠的柏树旁,衣服散发着香气,眉头轻轻皱起;女墙边的榆树影子冷冷清清,萧瑟而落。
在屏山上,仿佛做了一场梦,梦中游荡,手持锡杖,悠然飘过那座石桥。

注释:

  • 柏子:指柏树,常用作香料。
  • 熏衣:形容衣服散发香气。
  • 眉晕销:形容愁苦或思念的神情。
  • 女垣:指女墙,古代建筑中的一种围墙。
  • 榆影:榆树的影子。
  • 冷萧萧:形容环境的冷清和萧条。
  • 屏山:可作梦中之所,隐喻清幽的环境。
  • 横锡:指手持锡杖,常见于道士或僧人。
  • 飘然:轻松自在地漂浮。
  • 石桥:象征着通向另一方的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友直,号石庵,晚号钟山居士,南宋时期的诗人和词人。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常常表现出高洁的志趣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题寺壁二首》创作于南宋时期,背景是当时社会动荡,诗人心中对人生的感慨与对安宁生活的向往。此诗反映了作者在寺庙中静坐思索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意象和淡淡的忧愁情感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开头两句通过描绘柏树和榆树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突显了环境的清冷与诗人的孤独感。诗中“眉晕销”的描写,更是传达出一种内心的苦闷和思念的情绪。

接下来的两句则将视野拓展到梦境与旅行,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洒脱。诗人用“屏山一枕游方梦”来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而“横锡飘然过石桥”则象征着心灵的放逐与洒脱。整体来看,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以及心灵自由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柏子熏衣眉晕销:通过“柏子”传达自然香气,表现出诗人对环境的感受,同时“眉晕销”暗示诗人内心的忧愁。
  • 女垣榆影冷萧萧:描绘冷清的环境,榆树的影子与诗人的孤独感形成呼应,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 屏山一枕游方梦:表达了诗人在山中安静思考的状态,梦境隐喻内心的渴望与追求。
  • 横锡飘然过石桥:表现出一种随性而为的洒脱,象征着对世俗的超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屏山一枕游方梦”中的“屏山”比喻一种宁静的状态。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如“榆影冷萧萧”。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柏树: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清香。
  • 榆影:代表着孤独与冷清。
  • 屏山:隐喻心灵的宁静与思考的深度。
  • 石桥:象征着通向理想生活的道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柏子熏衣”中的“柏子”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种树
    • C. 一种果实
  2. “横锡飘然过石桥”中,“横锡”通常与什么人有关?

    • A. 诗人
    • B. 道士或僧人
    • C. 农夫
  3. 诗中表现出诗人的哪种情感?

    • A. 兴奋
    • B. 宁静与忧愁
    •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之美,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但王维的诗更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刘克庄则更多地表现出个人的孤独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白沙宿窦常宅观妓 与湛上人院画松 归山留别子侄二首 题刘偃庄 赠严四草屦 梨树阴 题道济上人房 代人村中悼亡二首 题水洞二首 不羡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石字旁的字 亲如骨肉 弋字旁的字 纷纷扰扰 米字旁的字 辙乱旗靡 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鵱鷜 滴露研朱 正经八板 没气路 比字旁的字 川字旁的字 识涂老马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秩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