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记汉事二首

《记汉事二首》

时间: 2025-04-27 01:27:25

诗句

秦尊君卑臣,汉敬贤如宾。

解角南郑将,前席洛阳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27:25

原文展示:

记汉事二首 作者: 刘克庄

秦尊君卑臣,汉敬贤如宾。
解角南郑将,前席洛阳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汉朝政治风气的赞美,指出秦朝的统治者尊贵,而臣子却卑微;而汉朝则是以礼相待,尊重贤士,如同宾客一般。最后提到南郑的将领解角和洛阳的人,似乎在暗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汉朝的认可。

注释:

  • 秦尊君卑臣:秦朝的君王地位高贵,而臣子则地位卑微。这里反映了秦朝的专制统治。
  • 汉敬贤如宾:汉朝对有才之士的尊重,强调了礼贤下士的治国理念。
  • 解角:南郑的将领,可能指代某位历史人物。
  • 洛阳人:指代从洛阳出身的人,洛阳是汉朝的重要城市,文化中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季高,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五言和七言诗。其作品多关注历史、政治和个人情感,风格沉郁,擅长用典、寓意深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诗人寄情于历史,借古讽今,表达对汉朝贤明治国的向往与对当时政治的失望。

诗歌鉴赏:

《记汉事二首》通过对比秦汉二朝的治国理念,深刻揭示了权力与道德之间的关系。秦朝的君主尊贵却无能,臣子卑微无助,反映出一种压迫感;而汉朝则以礼贤下士的态度,塑造了一个和谐的政治环境,体现出一种理想的治国之道。诗中提到的“南郑将”和“洛阳人”不仅是历史人物,更象征着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被尊重和铭记的贤士。整体来看,诗人通过对比的手法,表现了对汉代政治的赞美和对当前现实的不满,展现了其深厚的历史意识和政治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秦尊君卑臣”:揭示了秦朝的权力结构,君主虽然尊贵,但臣子却没有地位,暗示了专制的弊端。
    • “汉敬贤如宾”:赞美汉朝的治国之道,体现出尊重人才、礼贤下士的精神。
    • “解角南郑将”:提及具体历史人物,可能是对其成就的认可。
    • “前席洛阳人”:显示出洛阳作为文化中心的地位,也暗示诗人对洛阳人士的崇敬。
  • 修辞手法

    • 对比:秦与汉的对比,突出两者的差异。
    • 借代:通过提及“南郑将”和“洛阳人”来代表整个时代的贤士。
  • 主题思想:通过历史的对比,表现对贤明治国的向往和对现实政治的批判,体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尊贵与卑微:象征权力的不平等和政治的压迫。
  • 贤士与宾客:象征着理想的政治环境和对人才的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秦朝的统治者在诗中被称为: A. 卑臣
    B. 尊君
    C. 贤士
    D. 宾客

  2. 汉朝对贤士的态度是: A. 忽视
    B. 轻视
    C. 敬重如宾
    D. 压迫

  3. “解角南郑将”指代的是: A. 一位历史人物
    B. 一种政治制度
    C. 一个地方
    D. 一种文化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与刘克庄的作品相比,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在历史意识和社会关怀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蜀果图四首木瓜 万州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其五十 石湖芍药盛开,向北使归,过扬所时,买根栽 何同年书院 张恭甫正字折赠馆中碧桃,因次子充韵 次韵李子永见访二首 清江台在临江郡圃西冈上张安国题榜 邻山县 寺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九经三史 全功尽弃 齿字旁的字 止字旁的字 包含跎的词语有哪些 监市履狶 立刀旁的字 茂林深篁 虹吸管 立字旁的字 缄口结舌 沽卖 舟字旁的字 浮云蔽日 麟洲 曾岭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