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4:1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4:12:53
曾箴王太尉,亦讽寇莱公。无端两丞相,有愧一山翁。
曾经劝诫过王太尉,也曾讽刺过寇莱公。无缘无故的两位丞相,让人感到羞愧的却是一位山中的老翁。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历史人物的形象,传达了诗人对权臣的批评和对隐士的赞美。刘克庄利用“劝诫”和“讽刺”这两个动作,表现出他对王太尉和寇莱公的复杂情感。前者代表着一种理想的政治家形象,而后者则暗示了权臣的伪善。诗中提到的“无端两丞相”,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当权者的不满和对真理的渴望,反映出对社会的深刻反思。最后一句的“山翁”则是对隐士生活的一种向往,强调了清高和道德的价值。这种对比不仅突显了诗人的立场,也引发读者对当时政治风气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当权者的批评和对隐士的赞美,体现出诗人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
诗词测试:
刘克庄在诗中提到的“山翁”是指哪个身份的人?
诗中提到的“王太尉”是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刘克庄的《题四贤像·魏处士》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均表现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但刘克庄更侧重于对政治人物的批评,而陶渊明则是对田园生活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