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四贤像·魏处士

《题四贤像·魏处士》

时间: 2025-05-07 14:12:53

诗句

曾箴王太尉,亦讽寇莱公。

无端两丞相,有愧一山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4:12:53

原文展示:

曾箴王太尉,亦讽寇莱公。无端两丞相,有愧一山翁。

白话文翻译:

曾经劝诫过王太尉,也曾讽刺过寇莱公。无缘无故的两位丞相,让人感到羞愧的却是一位山中的老翁。

注释:

  • 曾箴:曾经劝诫。
  • 王太尉:指王安石,北宋著名政治家。
  • :讽刺。
  • 寇莱公:指寇准,北宋著名政治家。
  • 丞相:古代官职,掌管国家政务的高级官员。
  • 山翁:指隐居于山林的老者,象征清高和淡泊名利。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梦阮,号天池,宋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多样,情感真挚。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刘克庄中年时期,正值政治动荡,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抒发对当时政治环境的看法。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历史人物的形象,传达了诗人对权臣的批评和对隐士的赞美。刘克庄利用“劝诫”和“讽刺”这两个动作,表现出他对王太尉和寇莱公的复杂情感。前者代表着一种理想的政治家形象,而后者则暗示了权臣的伪善。诗中提到的“无端两丞相”,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当权者的不满和对真理的渴望,反映出对社会的深刻反思。最后一句的“山翁”则是对隐士生活的一种向往,强调了清高和道德的价值。这种对比不仅突显了诗人的立场,也引发读者对当时政治风气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曾箴王太尉:表达了对王安石的劝谏,指其有过忠言劝诫。
    2. 亦讽寇莱公:暗示对寇准的批评,揭示其政治上的失败和谎言。
    3. 无端两丞相:强调两位丞相的无理和荒唐。
    4. 有愧一山翁:表明对隐士的敬仰,认为他们的清白与丞相的腐败形成鲜明对比。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王太尉和寇莱公的对比,突出政治的复杂性。
    • 反语:在批评丞相的同时,赞美山翁,表现出诗人对清高的向往。
  •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当权者的批评和对隐士的赞美,体现出诗人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

意象分析:

  • 山翁:象征隐士的清高与廉洁,代表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 丞相:象征权力的腐败与伪善。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刘克庄在诗中提到的“山翁”是指哪个身份的人?

    • A. 丞相
    • B. 隐士
    • C. 农民
    • D. 商人
  2. 诗中提到的“王太尉”是谁?

    • A. 赵匡胤
    • B. 王安石
    • C. 寇准
    • D. 欧阳修

答案

  1. B. 隐士
  2. B. 王安石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1. 《饮湖上初晴后雨》 - 苏轼
    2. 《桃花源记》 - 陶渊明
  • 诗词对比: 比较刘克庄的《题四贤像·魏处士》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均表现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但刘克庄更侧重于对政治人物的批评,而陶渊明则是对田园生活的赞美。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刘克庄传记与研究文章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舟次七级 端午夕宿峡江饮同舟诸子 湖楼 咏六月小庭落叶 落梅 去半塘 箬包船纪事 江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桑荫不徙 糸字旁的字 犬牙相接 面字旁的字 侧调 识量 翦草除根 酷政 会折 地网天罗 心字底的字 好事多悭 包含妇的成语 鼠窜蜂逝 包含柜的词语有哪些 私字儿的字 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