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读去非有行集

《读去非有行集》

时间: 2025-04-23 14:17:39

诗句

山嵯峨,江汹涌,舟疾如飞得无恐。

忽来何处有竹编,势与江山欲争勇。

回思往日曾倡酬,我诗岛屿萦微流。

鹤凫长短天所付,追随恐失邯郸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4:17:39

原文展示:

山嵯峨,江汹涌,舟疾如飞得无恐。忽来何处有竹编,势与江山欲争勇。回思往日曾倡酬,我诗岛屿萦微流。鹤凫长短天所付,追随恐失邯郸步。

白话文翻译:

山峰高耸,江水汹涌,船只疾驰如同飞翔,是否感到恐惧?突然间,哪里来的竹编,气势似乎要与江山争雄。回想往日曾经互相唱和,我的诗篇如同岛屿间蜿蜒的微流。鹤与凫的长短由天命所定,担心追随他人会失去自己的步伐。

注释:

  • 山嵯峨:形容山峰高耸。
  • 江汹涌:形容江水波涛汹涌。
  • 舟疾如飞:形容船只行驶极快。
  • 竹编:可能指竹制的船帆或其他竹制物品。
  • 倡酬:互相唱和,指文人间的诗歌交流。
  • 岛屿萦微流:比喻诗篇如同岛屿间蜿蜒的微流。
  • 鹤凫长短:比喻命运的不同,鹤代表长寿,凫代表平凡。
  • 邯郸步:典故出自《庄子·秋水》,比喻模仿他人而失去自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旅途中,面对壮丽的自然景色,回想起往日的诗歌交流,感慨命运和自我追求的作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赵蕃乘船旅行时,面对壮观的山水景色,回想起自己与友人的诗歌交流,感慨人生和艺术追求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壮丽的山水为背景,通过舟行疾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时的豪情。诗中的“竹编”象征着诗人的创作激情,与江山争勇的气势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回思往日的倡酬,诗人以岛屿萦微流比喻自己的诗篇,展现了对自己作品的自信与谦逊。最后,通过鹤凫长短和邯郸步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命运的感慨和对保持自我风格的坚持。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的艺术追求和人生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嵯峨,江汹涌:开篇即描绘出壮丽的自然景色,山峰高耸,江水汹涌,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2. 舟疾如飞得无恐:船只疾驰如同飞翔,诗人在这里可能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冒险的渴望。
  3. 忽来何处有竹编:突然出现的竹编,可能是指船上的竹制物品,也可能是诗人的创作灵感,气势似乎要与江山争雄。
  4. 势与江山欲争勇:这里的“势”可能指竹编的气势,也可能是诗人的创作激情,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5. 回思往日曾倡酬:回想往日的诗歌交流,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6. 我诗岛屿萦微流:以岛屿萦微流比喻自己的诗篇,展现了对自己作品的自信与谦逊。
  7. 鹤凫长短天所付:通过鹤与凫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感慨。
  8. 追随恐失邯郸步:担心追随他人会失去自己的步伐,表达了诗人对保持自我风格的坚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舟疾如飞”、“我诗岛屿萦微流”等,通过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感受和思考。
  • 拟人:如“势与江山欲争勇”,将竹编赋予了人的情感和意志。
  • 对仗:如“山嵯峨,江汹涌”,通过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壮丽山水的描绘和对往日诗歌交流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艺术的追求以及对保持自我风格的坚持。诗人在面对自然的壮丽时,不仅感受到了自然的伟大,也激发了自己的创作激情,同时对命运和自我追求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意象分析:

  • 山嵯峨:高耸的山峰,象征着自然的伟大和不可征服。
  • 江汹涌:汹涌的江水,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不断前行的动力。
  • 舟疾如飞:疾驰的船只,象征着诗人的冒险精神和追求速度的渴望。
  • 竹编:竹制的物品,可能象征着诗人的创作工具或灵感来源。
  • 岛屿萦微流:岛屿间蜿蜒的微流,象征着诗人的诗篇,既有独立性又有流动性。
  • 鹤凫长短:鹤与凫的比喻,象征着命运的不同和人生的多样性。
  • 邯郸步:模仿他人的步伐,象征着失去自我和原创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竹编”最可能指的是什么? A. 竹制的船帆 B. 竹制的艺术品 C. 竹制的书籍 D. 竹制的家具

  2. 诗中的“邯郸步”出自哪个典故? A. 《庄子·秋水》 B.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C. 《论语·子罕》 D. 《孟子·离娄上》

  3. 诗中的“岛屿萦微流”比喻的是什么? A. 诗人的诗篇 B. 江水的流动 C. 山峰的轮廓 D. 船只的轨迹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同样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并融入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赵蕃的《读去非有行集》与苏轼的《赤壁赋》:两者都以壮丽的自然景色为背景,但赵蕃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艺术的追求和对自我风格的坚持,而苏轼的赋则更多地融入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特点。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诗人的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李参政夫人张氏挽诗 乐府君挽诗 前利路运判冲佑李君挽诗二首 满江红(次韵黄叙州□□) 和李参政正旦闻边报 满江红·物象芸芸 任宜人挽诗 送李蒲江归简池用高荣州韵 木兰花慢(孙靖州应龙生日八月八日) 李提刑李参政再和招鹤诗再用韵以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古圣先贤 靣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大起大落 瓦字旁的字 禁乐 攸然 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澎湖 仁道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巾字旁的字 万万千千 寿序 包含讥的词语有哪些 企者不立 禾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