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曾耆英见过题赠六言四首

《曾耆英见过题赠六言四首》

时间: 2025-04-27 07:50:34

诗句

庭空不张爵萝,林静可窥鸟窠。

髯曾暇能过我,诵诗口若悬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50:34

原文展示:

庭空不张爵萝,林静可窥鸟窠。髯曾暇能过我,诵诗口若悬河。

白话文翻译:

庭院空旷,没有张挂爵位的藤萝,林中静谧,可以窥见鸟儿的巢穴。髯曾(指曾耆英)有空闲时能来访我,诵读诗歌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注释:

  • 爵萝:指悬挂爵位的藤萝,象征官位。
  • 窥:窥视,观察。
  • 髯曾:指曾耆英,因其有髯须,故称。
  • 口若悬河:形容说话滔滔不绝,如河水倾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曾耆英是他的朋友,两人常有诗文往来。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曾耆英来访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来访的喜悦以及对友人才华的赞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首句“庭空不张爵萝”,以庭院空旷、没有官位象征的藤萝,暗示了作者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次句“林静可窥鸟窠”,用林中静谧、鸟巢可见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自然氛围。后两句“髯曾暇能过我,诵诗口若悬河”,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曾耆英的欢迎和对其才华的赞赏,口若悬河的形容更是生动地描绘了友人诵诗时的风采。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风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庭空不张爵萝”:庭院空旷,没有悬挂象征官位的藤萝,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淡泊。
  2. “林静可窥鸟窠”:林中静谧,可以窥见鸟儿的巢穴,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自然氛围。
  3. “髯曾暇能过我”:髯曾(曾耆英)有空闲时能来访我,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来访的期待和喜悦。
  4. “诵诗口若悬河”:诵读诗歌时口若悬河,形容友人诵诗时的滔滔不绝,赞赏其才华。

修辞手法:

  • 比喻:“口若悬河”比喻说话滔滔不绝,形象生动。
  • 对仗:“庭空”与“林静”,“不张爵萝”与“可窥鸟窠”,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友人曾耆英的欢迎和对其才华的赞赏,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庭空”、“爵萝”、“林静”、“鸟窠”、“口若悬河”。
  • “庭空”和“爵萝”象征淡泊名利,“林静”和“鸟窠”象征宁静和谐的自然环境,“口若悬河”象征友人的才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口若悬河”形容的是什么? A. 说话滔滔不绝 B. 河水倾泻 C. 鸟儿鸣叫 D. 风吹树叶 答案:A

  2. 诗中“爵萝”象征什么? A. 官位 B. 自然 C. 友情 D. 才华 答案:A

  3. 诗中“髯曾”指的是谁? A. 赵蕃 B. 曾耆英 C. 其他朋友 D. 诗人自己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赵蕃的其他诗作,如《寄曾耆英二首》等,可以进一步了解他与曾耆英的友情。

诗词对比:

  • 与赵蕃的其他诗作对比,如《寄曾耆英二首》,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他的诗风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创作。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赵蕃的文学地位。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村舍 感昔 东斋杂书 秋思 小筑二首 其二 十二月二十六夜听雨 书志 钓台见送客罢还舟熟睡至觉度寺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 小阁纳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仙开头的成语 言字旁的字 将计就计 叶散冰离 豕字旁的字 赤眼 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户字头的字 转赠 阜字旁的字 铁马金戈 料戾彻鉴 警方 拖拖沓沓 讼怨 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隹字旁的字 举酒作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