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9:42
原文展示:
西来秋兴日萧条,昨夜新霜缉缊袍。开遍菊花残蕊尽,落余寒水旧痕高。萧萧官树皆黄叶,处处村旗有浊醪。老补一官西入洛,幸闻山水颇风骚。
白话文翻译:
我西行而来,秋天的景象日渐萧条,昨夜的新霜让我穿上了厚厚的棉袍。菊花已经开遍,残蕊也已凋尽,寒水中还留着旧时的痕迹,显得更高了。官府的树木都已黄叶满枝,处处村庄的旗帜下,人们正在畅饮浊酒。我年老补官,西行进入洛阳,有幸能欣赏到这里的山水风光,颇感风雅。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此诗是他在赴任官职途中所作,表达了对秋天景色的感慨和对新任官职的期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赴任官职途中所作,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新任官职的期待。诗中“老补一官西入洛”一句,表明他年老时补任官职,西行进入洛阳,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西来秋兴日萧条”一句,开门见山地表达了诗人对秋天萧条景象的感受,而“昨夜新霜缉缊袍”则进一步以具体的细节描绘了秋天的寒冷。后文通过对菊花、寒水、黄叶等意象的运用,加深了秋天的氛围,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最后两句“老补一官西入洛,幸闻山水颇风骚”,则表达了诗人对新任官职的期待和对未来生活的乐观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新任官职的期待。诗中透露出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昨夜新霜缉缊袍”一句,形容了什么? A. 秋天的温暖 B. 秋天的寒冷 C. 秋天的美丽 D. 秋天的萧条 答案:B
诗中“老补一官西入洛”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现实的无奈 D. 对自然的恐惧 答案:B
诗中“幸闻山水颇风骚”一句,诗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感受? A. 对山水的恐惧 B. 对山水的欣赏 C. 对山水的厌恶 D. 对山水的无所谓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