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2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24:08
费生市井儿,未尝识神仙。
偶然壶中去,谓是别有天。
幻化且不解,真诰安能传。
那将食色身,妄弄刑赏权。
果然失符后,众鬼不见怜。
我这个出身于市井的小人物,从未见过神仙。
偶尔走进了壶中,才知道那里有个不同的天地。
这些幻化的事物我根本无法理解,真正的教诲又如何能传达呢?
那些贪图名利的人,随意玩弄权力和刑罚。
结果失去了信符后,连鬼魂也不再怜悯他。
在这首诗中,作者提到的“神仙”与“壶中”可能与道教思想相关,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反思。“幻化”暗示了世间万象的变化无常,而“刑赏权”则隐喻了对权力滥用的批判。
《游仙》以费生的视角,反映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诗中通过对比“市井儿”与“神仙”,揭示了人们对理想境界的渴望。诗的开头,费生自谦地表达对神仙的陌生,暗示了人们对于超脱现实的追求。又通过“偶然壶中去”,引入了一个理想的世界,但随之而来的“幻化且不解”则显现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鸿沟的无奈。最后,诗人以“失符后,众鬼不见怜”作为结尾,暗示了权力的丧失与世俗的冷漠,令人感到深深的惋惜与无奈,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达了对神仙世界的渴望,同时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与权力的滥用,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与思考。
诗中“费生”指的是哪个身份的人?
“偶然壶中去”表达了什么含义?
诗中提到的“众鬼不见怜”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分析与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游仙》的诗意与作者的思想,感受古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