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4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45:09
秋高潦水涸,旻天亦凄清。
枯箨响悲音,羁虫振馀声。
曀曀落日晖,惨惨游子情。
风林无定枝,驰车鲜安旌。
自愧匪贤达,默默嗟其生。
在高秋的天空中,水面干涸,天空也显得凄清。
枯黄的芦苇发出悲哀的响声,流浪的虫子在余音中颤动。
夕阳的余晖洒下,游子的心情愈加惨淡。
风吹树林,树枝摇摆不定,行驶的马车缺少了安宁的旗帜。
我自愧不如那些贤达之人,默默感叹自己的人生。
在古代诗词中,游子常常被用来表达思乡之情,尤其是在孤独和艰难的旅途中。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游子的心情,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我的反省。
刘基(1311-1375),字士衡,号千岩,元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风豪放,作品常表达对时事的关心与个人的感慨。
《旅兴》系列诗作反映了刘基在旅途中的感受与思考,尤以游子心境为主线,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人生的感慨。
这首《旅兴 其四十八》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传递出游子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愁苦。诗的开头两句“秋高潦水涸,旻天亦凄清”通过描绘秋天的干涸与凄凉,立刻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下来的“枯箨响悲音,羁虫振馀声”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枯萎的植物和孤独的虫子共同发出悲伤的声音,象征着游子的心境。
在“曀曀落日晖,惨惨游子情”中,夕阳的余晖映照出游子的凄惨情绪,游子随着日落而愈感惆怅。紧接着“风林无定枝,驰车鲜安旌”描绘了风吹动树枝的无常,象征着旅途的不稳定与不安。最后两句“自愧匪贤达,默默嗟其生”则是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与自愧,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对智慧的向往。
整首诗在结构上前后呼应,意象鲜明,情感真挚,表现了游子在旅途中的思乡情怀和对人生的感慨,具有深刻的哲理与艺术价值。
整首诗围绕游子的孤独和对人生的感慨展开,表达了深沉的思乡情和对自我价值的反思,展现了游子在旅途中的无奈与自省。
选择题:诗中“潦水”指的是什么?
A. 河流
B. 雨后积水
C. 池塘
D. 井水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游子”主要表达了对____的思念。
判断题:这首诗描绘了温暖的春天场景。(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