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5: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5:59
大?
作者: 刘辰翁 〔宋代〕
任琐窗深重帘闭,春寒知有人处。
常年笑花信,问东风情性,是娇是妒。
冰柳成须,吹桃欲削,知更海棠堪否。
相将燕归又,看香泥半雪,欲归还误。
温低回芳草,依稀寒食,朱门封絮。
少年惯羁旅。乱山断,欹树唤船渡。
正暗想鸡声落月,梅影孤屏,更梦衾千重似雾。
相如倦游去。掩四壁凄其春暮。
休回首都门路。几番行晓,个个阿娇深贮。
而今断烟细雨。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的场景,窗帘紧闭,春寒透过窗户传入,似乎在暗示窗内有人。常年如笑的花信使人感到春意盎然,问询东风的性情,是娇羞还是妒忌。冰冷的柳枝像须发,桃花在风中欲被削去,似乎在问海棠是否还能盛开。燕子归来时,看到香泥上覆着半薄雪,想归家却又误了时机。温暖的春天悄然回归,草地上依稀还残留着寒食节的气息,朱门紧闭,窗外飘着细絮。少年习惯了漂泊,面对断裂的群山,倾斜的树木似乎在呼唤船只渡过。此时,思绪中正想着鸡鸣声落下的月影,梅花的影子孤独地映在屏幕上,甚至在梦中,厚重的被褥像雾一样堆积。相如已疲倦地离去,四周的墙壁透着凄凉的春天,停下回头望都门之路。经历几次清晨,个个阿娇都深藏情意。而如今,却只剩下细雨和烟雾。
刘辰翁(约1040年-约1110年),字文渊,号无倚,宋代诗人,生于南宋初年,擅长词作,尤以情感细腻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感,风格婉约而富有哲理。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寒、花信、孤独等意象,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春天的渴望。开篇便以“任琐窗深重帘闭”引入,给人一种幽闭的感觉,暗示着内心的封闭与孤独。随着“春寒知有人处”的出现,春天的寒气与窗内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诗人对外界的渴望与对内心状态的思索。
接下来的“常年笑花信”及“问东风情性”,则传达出一种春日的希望与期待。诗中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尤其是对冰柳、桃花和海棠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象,更传达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无奈感。
“看香泥半雪,欲归还误”一句,表达了对归属感的渴望,却又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沧桑。最后,诗人在“休回首都门路”中则显现出一种淡淡的伤感,提醒人们珍惜眼前,勿留恋过去。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一个孤独旅者在春寒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围绕孤独与渴望,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情感深邃,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选择题:诗人通过何种意象传达孤独感?
A. 窗帘
B. 燕子
C. 桃花
D. 春寒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朱门”象征着____。
判断题:诗中“冰柳成须”体现了春天的生命力。 (对/错)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刘辰翁的《大?》更侧重于对孤独与现实的深刻思考,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对家乡的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