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玉楼春

《玉楼春》

时间: 2025-04-26 13:59:57

诗句

绿杨芳径莺声小。

帘幕烘香桃杏晓。

馀寒犹峭雨疏疏,好梦自惊人悄悄。

凭君莫问情多少。

门外江流罗带绕。

直饶明日便相逢,已是一春闲过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9:57

原文展示:

玉楼春
莫崙 〔宋代〕

绿杨芳径莺声小。帘幕烘香桃杏晓。
馀寒犹峭雨疏疏,好梦自惊人悄悄。
凭君莫问情多少。门外江流罗带绕。
直饶明日便相逢,已是一春闲过了。

白话文翻译:

在绿杨掩映的芳香小径上,黄莺的声音轻轻细语。帘幕间飘散着桃花和杏花的香气,晨曦微露。
余寒犹在,细雨纷纷,梦境中惊醒,心情悄然无声。
请你不要询问我对你情感有多少,门外的江流如罗带般蜿蜒绕过。
即便明天就能相见,转眼间这一春的闲适时光已经过去了。

注释:

  • 绿杨:指绿色的杨树,象征春天的生机。
  • 芳径:芬芳的小路,营造出一种美好的氛围。
  • 莺声小:黄莺的声音轻柔悦耳,象征春天的到来。
  • 帘幕:窗帘,指室内的环境。
  • 烘香:散发香气,表示桃杏花在晨曦中的芬芳。
  • 余寒犹峭:残余的寒气依然刺骨,表示春天尚未完全融化冬寒。
  • 人悄悄:暗指内心的情感与思绪,表达一种低沉的情绪。
  • 江流罗带:江水如同罗带般蜿蜒,形象生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莫崙,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描写春景与情感。其诗风清新自然,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这首《玉楼春》创作于春季,正值桃花、杏花盛开之时。诗人以春天的自然景色为背景,抒发个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体现了春天的美丽与情感的复杂。

诗歌鉴赏:

《玉楼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冲突。首联“绿杨芳径莺声小”描绘了春日的宁静与生机,绿杨的茂盛与黄莺的婉转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接着,诗人通过“帘幕烘香桃杏晓”将室内的温馨与室外的春景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温暖的氛围。

然而,随着“馀寒犹峭雨疏疏”的出现,诗人暗示春天的残余寒意,表明内心的复杂情感。好梦被惊醒,似乎在暗示对情感的迷茫与不安。接下来的“凭君莫问情多少”则直接表达了对情感的惆怅与无奈,似乎是在告诫他人不要轻易探问内心的秘密。

最后,诗人以“直饶明日便相逢,已是一春闲过了”结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尽管明天就能相见,但这份闲适的春日时光却在不知不觉中悄然逝去。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有对春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变化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绿杨芳径莺声小”:春日的路径被杨树环绕,黄莺的歌唱声轻柔,渲染出春天的气息。
    2. “帘幕烘香桃杏晓”:窗帘间透出的桃花与杏花香气,晨光照耀下显得温馨。
    3. “馀寒犹峭雨疏疏”:春寒依旧,细雨点滴,表达了春天尚未完全温暖的感觉。
    4. “好梦自惊人悄悄”:梦境被惊醒,内心感到孤寂。
    5. “凭君莫问情多少”:不要询问我对你的情感,我的内心已然复杂。
    6. “门外江流罗带绕”:江水像罗带一样蜿蜒流淌,形象生动。
    7. “直饶明日便相逢”:即使明天就能见面。
    8. “已是一春闲过了”:转眼间,春天的美好时光已悄然流逝。
  • 修辞手法

    1. 比喻:“江流罗带绕”,形象生动地描绘江水的流动。
    2. 对仗:“绿杨芳径莺声小”与“帘幕烘香桃杏晓”形成鲜明的对比。
    3. 拟人:通过“好梦自惊”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情感交织,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和对情感的无奈,同时也表现了春天带来的希望与美好。

意象分析:

  • 绿杨: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芳径:代表美好的生活与环境。
  • 莺声:春天的象征,寓意着生命的复苏。
  • 桃杏:美好的爱情与温暖的情感。
  • 江流: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绿杨芳径莺声小”意指: A. 春天的宁静
    B. 夏天的喧嚣
    C. 秋天的落叶
    D. 冬天的寒冷

  2. “凭君莫问情多少”中的“君”指的是: A. 朋友
    B. 爱人
    C. 自己
    D. 家人

  3. 诗中提到的“江流罗带绕”形象地描绘了什么? A. 山川
    B. 江水
    C. 花朵
    D. 树木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比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对时间流逝与情感的感慨,但其风格更偏向于细腻的个人情感表达与对往事的追忆。
  • 苏轼的《水调歌头》则在表达情感时更加豪放,展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词选》编者:李清照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剑门 肩吾摘傍梅读易之句以名吾亭且为诗惟发之用 虞美人(邓_子美生日) 李参政生日 鹧鸪天·内贵何妨知我希 和范少才咏雪三首 腊日同舍郎即湖上送诸葛吏部赴胡北常平次汪 游临丞挽诗 用黄侍郎韵题宇文发运瑞萱亭二首 题归宗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用字旁的字 云愁海思 蠹居棊处 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苟且行止 金字旁的字 矛字旁的字 恩旧 形于辞色 金字旁的字 包含划的成语 散学 万缕千丝 母字旁的字 修赋 万世不朽 甄心动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