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09: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09:59
弱植惊风急自伤,
暮来翻遣思悠扬。
曾飘紫陌随高下,
敢拂朱阑竞短长。
萦砌乍飞还乍舞,
扑池如雪又如霜。
莫令岐路频攀折,
渐拟垂阴到画堂。
这棵柔弱的柳树在急促的风中自伤,
傍晚时分它的思绪翻涌悠扬。
曾经飘荡在通往紫陌的道路上,
敢于轻拂着朱红的栏杆,争斗着短长。
它时而在台阶上飞舞,时而又在舞动,
扑向池塘,犹如雪花般纯洁又似霜降。
不要让岔路频繁地被折断,
渐渐地想要垂下阴影到画堂里。
薛逢,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常在细腻的笔触中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观察。
《咏柳》写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柳树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象征着柔美与思念,诗人通过描写柳树的形态与情感,表达了对柔弱之美的赞美,以及对生活中各种情感的细腻思考。
《咏柳》以柳树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开篇以“弱植惊风急自伤”描绘柳树在风中摇曳的姿态,传达出一种柔弱而又坚韧的气质。柳树的柔美与风的急促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在诉说着一种内心的伤感与无奈。诗人通过“暮来翻遣思悠扬”引出了傍晚的宁静,暗示着内心的思绪如同晚风般悠扬、飘荡。
接着,诗人借助“曾飘紫陌随高下”的描写,回忆起柳树曾经飘荡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时光流转的感慨。“敢拂朱阑竞短长”则通过具体的视觉意象让读者感受到柳树与环境的互动,生动地传达出柳树与栏杆之间的亲密关系。接下来,“萦砌乍飞还乍舞”更是让柳树的灵动与轻盈跃然纸上,仿佛它在为周围的景物增添了更多的生机。
最后的两句“莫令岐路频攀折,渐拟垂阴到画堂”则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思考与期望,渴望柳树能在画堂中留下长久的阴影,象征着宁静与安逸。整首诗通过柳树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柳树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思考与期望。柳树既象征着柔美,也代表着一种坚韧的生命力,诗人借此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诗中“弱植”指的是:
A. 一棵强壮的树
B. 一棵柔弱的树
C. 一朵花
诗中的“朱阑”是指:
A. 白色的栏杆
B. 朱红色的栏杆
C. 绿色的栏杆
“莫令岐路频攀折”表达的意思是:
A. 希望能够自由选择
B. 不要让选择的道路被阻断
C. 让岐路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