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0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01:01
西行不与本心符,
西负刘璋东负吴。
汉业此时如累卵,
天公先与杀周瑜。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蜀汉先主刘备西征的反思。诗中的“西行”指的是刘备为了扩张势力而向西进军,但这样的行动并未与他最初的理想相符。他在西部的刘璋与东部的吴国之间,不得不承受巨大的压力和风险。此时的汉室,犹如堆积的鸡蛋,脆弱不堪。最终,天意似乎先是倾向于周瑜,使得刘备的梦想遭遇了挫折。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咏史、抒怀为主,风格清新,情感真挚。他的诗作常常涉及历史人物与事件,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与反省。
这首诗可能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与割席断交之际,诗人借古喻今,反映了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当时局势的忧虑。
陈普的《咏史下·蜀先主》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复杂的历史背景及人物纠葛,诗中包含丰富的情感与深邃的思考。诗的开头“西行不与本心符”表现了刘备内心的挣扎与无奈,虽有雄心壮志,但实际行动却未能符合内心的理想。接下来的“西负刘璋东负吴”则进一步揭示了刘备在政治斗争中的孤立无援,面对内部的刘璋和外部的东吴,刘备处于两难境地,显得极为被动。
“汉业此时如累卵”一句,将汉室的脆弱状态形象化,表达了作者对汉朝命运的忧虑,仿佛随时都有可能崩溃。最后一句“天公先与杀周瑜”则暗示了历史的无情,天意的不可捉摸,让人倍感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历史感强烈,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英雄人物命运的惋惜。
整首诗反映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表现了对英雄人物命运的惋惜。诗人不仅仅是在咏史,更是在对历史教训的总结与反思,呼吁人们关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以及历史的无常。
诗中提到的“西行”是指哪个历史人物的行动?
“汉业此时如累卵”中的“累卵”比喻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天公先与杀周瑜”主要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