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5:14
偷杀淮南炎杀攸,天将造化马为牛。古来逆种并奸息,不问贤愚统是愁。
这首诗描写了历史上淮南王刘安被暗杀的事件,揭示了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复杂。天意竟然让马变成牛,古往今来,逆天而行者与奸邪之徒都是相互交织的,不论贤良与愚昧,最终都只能沉浸在悲愁之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普(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诗作反映历史、政治和人性的复杂著称。其作品风格多变,善于运用典故和历史事件来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代,社会动荡,政治腐败,诗人借古讽今,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这首诗以历史事件为引,借用淮南王刘安的遭遇,深刻反映了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复杂。诗人通过“偷杀”二字,直接揭示了阴暗的权力斗争,表现出对政治斗争的深刻批判。同时,诗中提到“天将造化马为牛”,生动地表现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反常与不合理,暗示了历史发展的不可逆性和悲剧性。
整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贤愚”与“逆种”的对立,展现了历史上善与恶、正义与邪恶的交错。诗人在结尾处感叹,不论贤良与愚笨,统统陷入愁苦之中,凸显了历史的冷漠与人间的苦痛。这样的情感基调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悲哀,深刻引发读者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揭示了历史的无情,表现出权力斗争中的人性复杂与悲剧。无论是贤人还是愚者,最终都无法逃脱历史的愁苦,反映出一种对历史命运的无奈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淮南王”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天将造化马为牛”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中反映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陈普的《咏史下·司马宣王》侧重于历史的悲剧性,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国家沦陷的忧虑与个人的无奈。两者都反映出对历史的深刻关注,但侧重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