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5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53:45
中道难行古已然,
东边扶起又西边。
一般等是墟人国,
莫道三君与七贤。
这条路难行,自古以来就如此;
东边扶持了,西边又被推倒。
大家都是平民百姓,
不要拿三位君主和七位贤者来做比较。
陈普,字仲明,宋朝人,精通诗词,尤其擅长咏史诗。其作品常常反映历史人物的风貌与时代的变迁,具有较强的历史感和哲理性。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社会现状的沉思之时。诗中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无奈与失望。
这首《咏史下·阮籍》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开头“中道难行古已然”一句,传达了人生道路的艰辛,暗示历史的循环与重复。接下来的“东边扶起又西边”则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中的矛盾与不公,似乎无论如何努力,总有新的问题出现。
诗的最后两句则引人深思,诗人以“墟人国”自喻,表明自己作为普通人的无奈与渺小。他在这里否定了历史上杰出人物的光辉,认为大家的生活境遇并无太大差别,这种情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整首诗不仅体现了历史的悲剧感,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思索与对现实的批判,揭示了社会的矛盾与人民的无奈,表达了一种强烈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诗中“东边扶起又西边”表达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A. 社会的繁荣
B. 社会的矛盾
C. 社会的和谐
诗人用“墟人国”来比喻什么?
A. 大家都是英雄
B. 大家都是平民百姓
C. 大家都是富人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历史英雄的赞美
B. 对人生苦难的感慨
C. 对社会的赞美
陈普与李白的作品都涉及历史人物,但李白更多的是赞美历史英雄,而陈普则关注平民百姓的生活,表达出对历史的批判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