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三

《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三》

时间: 2025-04-26 09:15:39

诗句

秋日多悲怀。

感慨以长叹。

终夜不遑寐。

叙意于濡翰。

明灯曜闰中。

清风凄已寒。

白露涂前庭。

应门重其关。

四节相推斥。

岁月忽已殚。

壮士远出征。

戎事将独难。

涕泣洒衣裳。

能不怀所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15:39

原文展示: 秋日多悲怀。感慨以长叹。终夜不遑寐。叙意于濡翰。明灯曜闰中。清风凄已寒。白露涂前庭。应门重其关。四节相推斥。岁月忽已殚。壮士远出征。戎事将独难。涕泣洒衣裳。能不怀所欢。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日子里,心中充满了悲伤和感慨,只能长叹。整夜无法安眠,只能用笔墨来表达内心的情感。明亮的灯光在房间中闪耀,清冷的夜风带来了寒意。白露覆盖了前庭,门扉紧闭。四季交替,岁月匆匆流逝。壮士远赴战场,独自面对艰难的军事事务。泪水洒在衣裳上,怎能不怀念心中的欢乐。

注释:

  • 悲怀:悲伤的情怀。
  • 感慨:深沉的感想。
  • 长叹:深深的叹息。
  • 不遑寐:无法安睡。
  • 濡翰:沾湿的笔,指书写。
  • 曜闰中:灯光在房间中闪耀。
  • 凄已寒:清冷的夜风带来了寒意。
  • 白露:秋天的露水。
  • 应门:门扉。
  • 四节:四季。
  • 推斥:交替。
  • 殚:尽,完。
  • 壮士:勇士。
  • 戎事:军事事务。
  • 涕泣:流泪。
  • 怀所欢:怀念心中的欢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桢(约170-217),字公干,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抒发个人情感。这首诗是刘桢赠给五官中郎将的,表达了对战争和离别的深切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东汉末年,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繁。刘桢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忧虑和对离别的悲伤,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士人的普遍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日为背景,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离别的深切感慨。诗中,“秋日多悲怀”直接点明了主题,而“终夜不遑寐”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悲凉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如“明灯曜闰中”、“清风凄已寒”、“白露涂前庭”,营造出一种孤寂和凄凉的意境。最后,“壮士远出征”和“涕泣洒衣裳”则直接抒发了对战争的忧虑和对离别的悲伤,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和真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日多悲怀:秋天容易引发悲伤的情怀。
  2. 感慨以长叹:深沉的感想只能通过长叹来表达。
  3. 终夜不遑寐:整夜无法安睡。
  4. 叙意于濡翰:用笔墨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5. 明灯曜闰中:灯光在房间中闪耀。
  6. 清风凄已寒:清冷的夜风带来了寒意。
  7. 白露涂前庭:白露覆盖了前庭。
  8. 应门重其关:门扉紧闭。
  9. 四节相推斥:四季交替。
  10. 岁月忽已殚:岁月匆匆流逝。
  11. 壮士远出征:勇士远赴战场。
  12. 戎事将独难:独自面对艰难的军事事务。
  13. 涕泣洒衣裳:泪水洒在衣裳上。
  14. 能不怀所欢:怎能不怀念心中的欢乐。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清风凄已寒”,将清风拟人化,赋予其情感。
  • 对仗:如“秋日多悲怀”与“感慨以长叹”,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比喻:如“白露涂前庭”,用“涂”字比喻白露覆盖前庭的景象。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战争和离别的深切感慨。诗人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表达了对战争的忧虑和对离别的悲伤,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士人的普遍情感。

意象分析:

  • 秋日:象征着悲伤和感慨。
  • 明灯:象征着孤独和寂寞。
  • 清风:象征着凄凉和寒意。
  • 白露: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和岁月的流逝。
  • 壮士:象征着勇士和战争。
  • 涕泣:象征着悲伤和离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终夜不遑寐”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愤怒 D. 惊讶
  2. “白露涂前庭”中的“涂”字是什么意思? A. 涂抹 B. 覆盖 C. 描绘 D. 洒落
  3. 诗中“壮士远出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爱情 B. 战争 C. 友情 D. 家庭

答案:

  1. B. 悲伤
  2. B. 覆盖
  3. B. 战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出塞》:表达了对边疆战争的忧虑和对将士的敬意。
  • 杜甫《春望》:表达了对战乱和离别的深切感慨。

诗词对比:

  • 王昌龄《出塞》与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三》:两者都表达了对战争的忧虑,但王昌龄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将士的敬意和对国家的忠诚。
  • 杜甫《春望》与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三》:两者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悲伤,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建安七子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东汉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柳敬亭 小秦淮曲 其三 小秦淮曲 其二 小秦淮曲 其一 寄吴梅村先生 戊戌仲冬九日陈其年初过塞庐宴集即席限韵 无大师掩关高座客秋相见以诗示余今夏无忝重过白下因倚韵和寄 和阮亭《秋柳》诗原韵 其四 和阮亭《秋柳》诗原韵 其三 和阮亭《秋柳》诗原韵(四首选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工字旁的字 和而不唱 寿冢 丹之所藏者赤 富而无骄 万金良药 乐昌之镜 包含轨的词语有哪些 女大须嫁 巾字旁的字 片字旁的字 包含疴的词语有哪些 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鸟字旁的字 层标 長字旁的字 兴高彩烈 祖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