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1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12:23
韦员外东斋看花
作者: 李端 〔唐代〕
入花凡几步,此树独相留。
发艳红枝合,垂烟绿水幽。
并开偏觉好,未落已成愁。
一到芳菲下,空招两鬓秋。
这首诗描绘了在花丛中漫步的情景,作者感叹自己走过花丛,唯有这棵花树特别吸引自己。红艳的花朵与绿色的水面相映成趣,显得格外美丽。然而花虽盛开,却也让人惆怅,因为花朵尚未凋谢,心中却已生愁绪。每当踏入这个花香四溢的季节,白发却已悄然增多,感受到时光的流逝。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芳菲”指的是春天百花盛开的美好时光,而“鬓秋”则暗指白发,体现了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作者介绍: 李端,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自然描写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叹。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天,正值花开之际,诗人可能在韦员外的东斋中游玩,感受到春花的美丽与时光流逝带来的愁苦。
李端的《韦员外东斋看花》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花开之美与人生短暂的对比。诗的开头通过“入花凡几步”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充满花香的世界,接着“此树独相留”指向一棵特别的花树,显示出诗人对这一瞬间的珍视与留恋。红花与绿水的对比,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也暗示了自然的美好与人世的无常。
在情感的深处,诗人感受到花虽美好,但“未落已成愁”的感叹则引发对生命脆弱的反思。这种情绪在结尾处被强化,诗人提到“空招两鬓秋”,让人不禁感慨岁月流逝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整首诗通过对花的描写,表现了人生的美好与忧愁,兼具了视觉的美感与内心的感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花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美好瞬间的珍视与对时光流逝的惋惜,揭示了生活的美好与无常,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入花凡几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失望
B. 快乐
C. 怀旧
D. 期待
诗中提到“空招两鬓秋”的意思是?
A. 感慨时间的流逝
B. 期待未来
C. 享受当下
D. 忧虑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端的《韦员外东斋看花》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都涉及到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但李端更侧重于春花的美丽与忧愁的结合,而白居易则通过草的枯荣体现人生的离合。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手法与情感基调各具特色。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