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冬夜寄韩弇(一作秋夜寄司空文明)

《冬夜寄韩弇(一作秋夜寄司空文明)》

时间: 2025-05-08 01:44:31

诗句

独坐知霜下,开门见木衰。

壮应随日去,老岂与人期。

废井虫鸣早,阴阶菊发迟。

兴来空忆戴,不似剡溪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44:31

原文展示:

独坐知霜下,开门见木衰。
壮应随日去,老岂与人期。
废井虫鸣早,阴阶菊发迟。
兴来空忆戴,不似剡溪时。

白话文翻译:

我独自坐在霜降的夜晚,推开门看到树木已经枯萎。
壮年应该随着日子流逝而去,老年怎么能与他人约定呢?
废弃的井里虫鸣声早早响起,阴暗的台阶上菊花发芽却显得迟缓。
兴致来了只空自怀念戴叔伦,不似当年在剡溪的时光。

注释:

  • 独坐:独自坐着,表示一种孤独的状态。
  • 知霜下:霜降时节,指天气寒冷。
  • 壮应随日去:壮年应该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离去。
  • 老岂与人期:老年怎么能与他人约定未来呢?
  • 废井:废弃的井,象征荒凉。
  • 虫鸣早:虫子在早晨鸣叫,暗示生命的力量依然存在。
  • 阴阶:阴暗的台阶,象征被遗忘的地方。
  • 菊发迟:菊花开得迟缓,暗示着生机的缺乏。
  • 兴来空忆戴:兴致来了却只能空自怀念朋友戴叔伦。
  • 不似剡溪时:与在剡溪时的欢乐时光形成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端,字子华,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写景抒情为主,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冬夜,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思念。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现出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冬夜寄韩弇》是一首深具情感的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冬夜的寒冷和自然的凋零,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思考。开头两句“独坐知霜下,开门见木衰”,诗人通过“霜”和“木衰”的意象,突显了冬季的寒冷和生命的消逝,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凄凉的氛围。接下来的两句“壮应随日去,老岂与人期”,则进一步引发对自身年龄和生命的反思,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和惆怅。

随后,诗人描写“废井虫鸣早,阴阶菊发迟”,通过对比虫鸣的早与菊花的迟,表现出生命的不同状态,象征着活力与衰败之间的对立。最后一句“兴来空忆戴,不似剡溪时”,则是对友人的思念,寄托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相当丰富,既有自然景象的描绘,又有内心情感的流露,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统一。诗人在寒冷的冬夜中,孤独地思考生命与时间,留下了一份深沉的哲思,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独坐知霜下:诗人独自一人,感受到夜晚的寒霜,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情绪。
  2. 开门见木衰:推开门看到枯木,象征着生命的凋零,暗示着时光的无情。
  3. 壮应随日去:壮年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消逝,感慨时间的流转。
  4. 老岂与人期:年老之后无法与他人约定未来,表现出对未来的无奈。
  5. 废井虫鸣早:废井中虫鸣,暗示生命的存在与坚韧。
  6. 阴阶菊发迟:阴暗的地方菊花开得迟,象征着生机的缺乏和环境的压抑。
  7. 兴来空忆戴:兴致来了只好空自怀念友人,表现出一种无奈的孤独感。
  8. 不似剡溪时:与在剡溪时的欢乐形成对比,深刻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虫鸣早”与“菊发迟”的对比,展现了生命状态的差异。
  • 象征:枯木、废井等意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拟人:虫鸣早、菊发迟中赋予自然界以生命的感受。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真挚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寒冷、凋零的季节,暗示时间的流逝。
  2. 木衰:象征生命的衰退与消逝。
  3. 废井:象征被遗忘的生命状态,暗示孤独。
  4. 虫鸣:象征生命的顽强与希望。
  5. 菊花:象征晚秋的生机与凋零,表现出生命的脆弱。
  6. 剡溪:象征美好回忆与友谊的时光,寄托了深深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木衰”指代什么?

    • A. 生命的旺盛
    • B. 生命的凋零
    • C. 友人的到来
    • 答案:B
  2. “兴来空忆戴”中的“戴”指的是谁?

    • A. 诗人自己
    • B. 友人戴叔伦
    • C. 自然界的生物
    • 答案:B
  3. 诗中哪个意象象征着孤独?

    • A. 菊花
    • B. 废井
    • C. 霜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秋夕》

诗词对比

  • 李端的《冬夜寄韩弇》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亲友思念的情感,但李端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绘,杜甫则在更强烈的社会背景下展现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端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

这些资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李端及其作品的背景和艺术价值。

相关查询

渔家傲 其二 渔家傲 其九 滇南月节 渔家傲·辛卯暮春,一九五一年。偶拍 渔家傲 渔家傲 漂白 渔家傲 其四 滇南月节 渔家傲·邻石归禾中,以鸳湖垂钓图索题,余亦将返白鹅湖矣。乡心别绪,情见乎词 渔家傲 渔家傲 渔家傲•春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革字旁的字 琼繁体字书写指南_琼的繁体字怎么写 去顺效逆 比字旁的字 耳字旁的字 荡目 口字旁的字 岑楼齐末 少字头汉字大全及解释_汉字偏旁学习 三尺雪 风轫 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人五人六 豕字旁的字 优柔无断 立部首的字有哪些?带立部首的汉字大全 鱼水之情 繁体字16画常用字汇总_繁体字16画汉字详解 描写冬天美景的诗_精选冬日诗句与赏析 乐此不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