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26: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26:17
宿留不觉久,非因恋竹房。
山林迟老死,萍梗急贫忙。
走俗形几秽,还家梦亦香。
未能凭古语,安处是吾乡。
我在这里宿留,不知不觉已经很久,这并不是因为我对竹屋的眷恋。
山林中我渐渐老去,浮萍的根茎却在忙碌着生存。
我在世俗中生活,感觉身心几乎污秽,回到家乡的梦却是那么美好。
我无法凭借古人的话语来判断,究竟何处才是我的故乡。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表达了对古人智慧的依赖和对故乡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在山林与世俗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陈著,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写田园生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他的诗常常蕴含哲理,反映对生活的思考。
这首诗写于诗人长期居住于山林之地,感受到时间流逝和生活困境的背景下。他在与世俗生活的对比中,回忆自己对故乡的向往和对传统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乡愁。
这首《迟留又用韵》通过简练的文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故乡的复杂情感。开篇提到“宿留不觉久”,便引出了诗人对时间的感知,似乎在无意间已在此停留了太久,暗含了对安逸生活的无奈与思考。对“竹房”的提及,既是对居住环境的描写,也是对简单朴素生活的向往。
“山林迟老死”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与“萍梗急贫忙”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的内心矛盾:在自然的安逸中,个人的生活却充满了忙碌与贫困。接着,诗人回忆“还家梦亦香”,展现了对故乡的美好向往,而现实中的“走俗形几秽”则使得这种向往显得更加遥远与无奈。
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流露中,折射出诗人对人生、故乡与自然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怀与哲思。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故乡的思考。通过描绘自然环境和世俗生活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生活困境和归属感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诗人所住的地方是:
A. 城市
B. 竹房
C. 山林
D. 海边
“走俗形几秽”中“走俗”的意思是:
A. 走出乡村
B. 参与世俗生活
C. 游历四方
D. 走进自然
诗人对故乡的感觉是:
A. 忘却
B. 向往
C. 厌恶
D. 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