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其三十四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其三十四》

时间: 2025-05-07 16:39:40

诗句

殷雷终日在前山,风卷云环意作难。

泊暮有怀空伫立,忽然飞雨到阑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39:40

原文展示: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其三十四 张栻 〔宋代〕

殷雷终日在前山,风卷云环意作难。 泊暮有怀空伫立,忽然飞雨到阑干。

白话文翻译:

雷声隆隆终日在山前回响,风卷云绕,心情难以平静。 傍晚时分,怀着心事独自伫立,忽然间,雨点飞溅到栏杆上。

注释:

  • 殷雷:雷声。殷,形容雷声的深沉。
  • 风卷云环:形容风势猛烈,云层环绕。
  • 意作难:心情难以平静。
  • 泊暮:傍晚时分。
  • 有怀:怀着心事。
  • 空伫立:独自站立。
  • 阑干:栏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多表现理学思想,风格清新自然,注重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在城南书院所作的三十四首咏物诗之一,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自然界的深刻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雷声、风卷云绕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思绪的纷乱。首句“殷雷终日在前山”,以雷声的持续回响象征内心的动荡不安。次句“风卷云环意作难”,进一步以风卷云绕的景象,比喻心情的难以平静。后两句“泊暮有怀空伫立,忽然飞雨到阑干”,则通过傍晚时分的独自伫立和突如其来的飞雨,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殷雷终日在前山”:雷声隆隆,终日在山前回响,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压抑的氛围。
  2. “风卷云环意作难”:风势猛烈,云层环绕,心情难以平静,表达了内心的纷乱与不安。
  3. “泊暮有怀空伫立”:傍晚时分,怀着心事独自伫立,突出了诗人的孤独与沉思。
  4. “忽然飞雨到阑干”:忽然间,雨点飞溅到栏杆上,增添了一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与惊喜。

修辞手法:

  • 比喻:以雷声、风卷云绕比喻内心的动荡与纷乱。
  • 拟人:风卷云环,赋予自然景象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孤独与沉思,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殷雷:象征内心的动荡与不安。
  • 风卷云环:比喻心情的难以平静。
  • 泊暮:傍晚时分,象征孤独与沉思。
  • 飞雨:突如其来的变化,增添了诗的动态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殷雷”指的是什么? A. 雷声 B. 雷电 C. 雷雨
  2. “风卷云环意作难”中的“意作难”是什么意思? A. 心情难以平静 B. 风势难以控制 C. 云层难以散开
  3. 诗中的“泊暮”指的是什么时间? A. 清晨 B. 傍晚 C. 夜晚
  4. “忽然飞雨到阑干”中的“阑干”指的是什么? A. 栏杆 B. 门槛 C. 窗户

答案:1. A 2. A 3. B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观书有感》: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感悟。
  • 苏轼的《题西林壁》:通过自然景象抒发情感。

诗词对比:

  • 张栻的《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其三十四》与朱熹的《观书有感》: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感悟,但张栻的诗更注重内心的动荡与不安,而朱熹的诗则更注重内心的平静与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的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有助于理解张栻的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将至信州呈季承 对月怀签判丈兼简文显 蕃有诗谢萧伯和见访伯和和之节推丈见而同作 题钓雪图 呈子肃三首 其二 微雨三首 其三 寒雨感怀呈斯远三首 其二 因书寄黄子耕六言三首 其三 秋怀十首 真游觅唐舆题诗不见有怀其人八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山结尾的成语 劳师袭远 吹箎乞食 坐而待毙 审详 括地 包含楂的词语有哪些 水衣 釒字旁的字 禅味 隹字旁的字 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字旁的字 帏薄不修 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而今而后 青字旁的字 微服私行 飞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