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8:21
临终诗
作者: 范晔 〔南北朝〕
祸福本无兆,性命归有极。
必至定前期,谁能延一息。
在生已可知,来缘无识。
好丑共一丘,何中异枉直。
岂论江陵上,宁辨首山侧。
虽无嵇生琴,庶同夏侯色。
寄言生存子,此路行复即。
这首诗表达了生命的无常与命运的不可预测。祸福没有预兆,人的生命有其终点。无论何时,最终都要面对死亡,谁能延续一息生命呢?生前的事情已经可以知晓,而来世的缘分却无法预知。美与丑都在同一丘壑中,何必在其中纠结于是非曲直?在江陵与首山之间又有什么可分辨的?即使没有嵇康的琴音,仍然可以与夏侯的风采相媲美。寄语活着的人们,这条路走下来,终究还是要走到尽头。
作者介绍:
范晔(398年-445年),字希文,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较为著名的作品有《后汉书》。其作品以文笔简练、风格清新著称。
创作背景:
《临终诗》创作于南北朝动荡的时期,社会动乱使得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愈发显现。范晔在此诗中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以及对生与死的深刻思考。
这首《临终诗》以其深刻的哲理和悲悯的情感,展现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死亡的接受。诗中开篇便提出“祸福本无兆”,强调命运的不可预测性,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深思。中间部分通过“好丑共一丘”的比喻,描绘出人生的平等与无常,强调在最终的归宿面前,美丑、善恶皆无所谓,所有的分别都是人类自我加诸的。
最后一联“寄言生存子,此路行复即”,是对活着的人发出的警示,提醒他们珍惜生命,正视死亡。整首诗不乏哲理的深邃与人性的关怀,既是对自我的拷问,也是对后人的寄语,具有很强的思考性与哲理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传达了对生死的哲学思考,告诫人们珍惜当下,直面生命的终极。
诗词测试:
诗中“祸福本无兆”的意思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江陵”和“首山”分别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内容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临终诗》,从而更好地欣赏其艺术魅力和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