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铅山河口即目 其二

《铅山河口即目 其二》

时间: 2025-07-31 21:27:32

诗句

嫩绿初生树斩新,滩头春涨正粼粼。

一群白鹭谁惊起,有个残阳唤渡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21:27:32

原文展示:

嫩绿初生树斩新,
滩头春涨正粼粼。
一群白鹭谁惊起,
有个残阳唤渡人。

白话文翻译:

嫩绿的新芽刚刚生长,
滩头春水上涨,波光粼粼。
一群白鹭在空中飞起,
夕阳斜照,呼唤着渡船的人。

注释:

  1. 嫩绿:形容新生的绿叶,表示春天的生机。
  2. 斩新:形容新生事物的崭新。
  3. 滩头:指水边的沙滩或岸边。
  4. 春涨:春季水位上涨,指春天的洪水。
  5. 粼粼:形容水面波光闪烁的样子。
  6. 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常在水边栖息。
  7. 残阳:夕阳,指日落时分的太阳。
  8. 唤渡人:呼唤渡船的人,意指水边的船夫。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白鹭”与“渡人”可以理解为传统文人笔下常见的意象,代表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奂曾,清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乡土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天,描绘了河口春日的生动景象,可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铅山河口即目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河口的宁静。诗的开头用“嫩绿初生”描绘树木新芽的生长,体现了春天的朝气与希望;“滩头春涨正粼粼”则通过“粼粼”一词,描绘春水上涨时的波光荡漾,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自然景象的美丽。接着,诗人描绘了一群白鹭在水边起飞,增添了动感,也让人感受到一种生动的自然气息。最后一句“有个残阳唤渡人”则通过夕阳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温暖而又宁静的画面,似乎在呼唤着归家的渡船人,暗含着对人生旅程的思考与感慨。整首诗给人以清新、安宁的感受,同时也让人思索人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嫩绿初生树斩新:描绘春天新生的树木,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滩头春涨正粼粼:春水上涨,水面波光闪烁,展现了春天的柔美。
    • 一群白鹭谁惊起:白鹭的飞起引发了对自然动静的思考,体现动与静的和谐。
    • 有个残阳唤渡人:夕阳的温暖与归属感,呼唤渡船的人,暗示着归家的情感。
  2.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嫩绿”与“残阳”形象化自然界的变化。
    • 拟人:夕阳“唤”渡人,赋予自然物以情感。
    • 对仗:在“嫩绿”与“春涨”之间形成对比,增强诗的韵律感。
  3.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旅程的感悟。

意象分析:

  • 嫩绿:象征生命、希望与新的开始。
  • 白鹭:代表着自由与优雅,体现自然的和谐美。
  • 春涨: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残阳: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嫩绿初生”描绘的是哪个季节?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D. 冬季

  2. “滩头春涨正粼粼”中的“粼粼”指的是什么?
    A. 风吹的声音
    B. 水面波光的样子
    C. 鸟儿的叫声
    D. 树叶的沙沙声

  3. 诗中提到的“白鹭”是指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鱼
    C. 一种花
    D. 一种树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与王奂曾的《铅山河口即目 其二》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维更强调山水的静谧与空灵,而王奂曾则着重于春天的生机与人文情怀。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艺术追求。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王奂曾诗集》
  • 《清代诗人传记》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曲江忆元九 城上 浪淘沙 寄远 感化寺见元九刘三十二题名处 代春赠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寄问刘、白 和春深二十首 其八 寄题忠州小楼桃花 初见白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刺股悬梁 蚕头燕尾 一字旁的字 降心下气 孤歌 言多失实 先字旁的字 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学而不厌 靡坚不摧 斗字旁的字 釒字旁的字 侵掠 棱官 家无担石 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