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6:13
嫩绿初生树斩新,
滩头春涨正粼粼。
一群白鹭谁惊起,
有个残阳唤渡人。
嫩绿的新芽刚刚生长,
滩头春水上涨,波光粼粼。
一群白鹭在空中飞起,
夕阳斜照,呼唤着渡船的人。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白鹭”与“渡人”可以理解为传统文人笔下常见的意象,代表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作者介绍:王奂曾,清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乡土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天,描绘了河口春日的生动景象,可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铅山河口即目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河口的宁静。诗的开头用“嫩绿初生”描绘树木新芽的生长,体现了春天的朝气与希望;“滩头春涨正粼粼”则通过“粼粼”一词,描绘春水上涨时的波光荡漾,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自然景象的美丽。接着,诗人描绘了一群白鹭在水边起飞,增添了动感,也让人感受到一种生动的自然气息。最后一句“有个残阳唤渡人”则通过夕阳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温暖而又宁静的画面,似乎在呼唤着归家的渡船人,暗含着对人生旅程的思考与感慨。整首诗给人以清新、安宁的感受,同时也让人思索人与自然的关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旅程的感悟。
诗词测试:
“嫩绿初生”描绘的是哪个季节?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D. 冬季
“滩头春涨正粼粼”中的“粼粼”指的是什么?
A. 风吹的声音
B. 水面波光的样子
C. 鸟儿的叫声
D. 树叶的沙沙声
诗中提到的“白鹭”是指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鱼
C. 一种花
D. 一种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与王奂曾的《铅山河口即目 其二》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维更强调山水的静谧与空灵,而王奂曾则着重于春天的生机与人文情怀。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