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0:05
唤起灵根腊雪初,
稚龙风味妙何知。
新班早已先春荐,
直节由来重岁余。
极冷淡时登鼎鼐,
露圭角处谢苞苴。
席珍预共樱厨献,
肉食何妨尽屏除。
唤醒那灵动的根芽,刚刚在腊月的雪中露出。
稚嫩的竹笋,风味何其奇妙,谁能知道?
新的一季早已预示着春天的来临,
竹子直直的节间,历经岁月依然坚挺。
在极其寒冷的时节,我登上大鼎,
露天的角落里,竹笋悄然谢去。
席间珍馐将与樱桃一起奉献,
肉食又何妨,尽可屏弃。
吉年,清代诗人,生平资料有限,作品多以描绘自然和生活为主题,其诗风细腻,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此诗创作于冬季,体现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期盼与对冬季寒冷的反思,表达了对新生事物的热爱和对传统美食的赞美。
《冬笋》是一首描绘冬天与春天交替的诗作。诗中以竹笋为主题,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希望的到来。开篇“唤起灵根腊雪初”便生动地描绘了寒冷的冬季中,竹笋在腊月的雪中悄然生长的场景,表现了大自然的生命力。接下来的“稚龙风味妙何知”,则通过对竹笋独特风味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美味的无尽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竹笋生长的细致观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传统美食的认同。诗中提到的“席珍预共樱厨献”,不仅展现了丰盛的美食场景,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最后一句“肉食何妨尽屏除”,则表达了诗人在美食面前的豁达与对自然馈赠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竹笋的生长与美食的描写,表现了对生命、自然与美食的赞美,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中“灵根”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新班”指的是哪个季节?
诗人对美食的态度是怎样的?
与王维的《竹里馆》相比,吉年的《冬笋》更注重自然的生长与食物的享受,体现了不同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