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4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48:25
松根系马望巑屼,乘兴攀跻不作难。
日出渐看林雾散,潮来先觉海风寒。
遥连钓石多红树,半出僧垣尽绿竿。
不见双旌来视稼,忆君对酒岂能欢。
在松树根旁系好马,望着险峻的山峰,乘着兴致攀登并不觉得困难。
太阳升起,渐渐看到林中的雾气散去,潮水涌来,先感受到海风的寒冷。
远处与钓鱼石相连的地方有许多红树,半数从僧院的墙中伸出,全是绿色的竹竿。
不见有双旌(指官员)来视察农作物,回忆起与君对饮的情景,怎能不感到忧愁。
作者介绍:刘子翚(1101-1147),字彦冲,号屏山,宋代诗人。他的诗多写山水田园,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景物,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刘子翚在游览壶山时的作品,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思念。
这首诗以壶山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首联写诗人乘兴登山,不畏艰难;颔联和颈联分别描绘了日出时林雾散去和潮来时海风寒冷的景象,以及远处红树和僧院绿竿的景致,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尾联则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忧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壶山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关注和内心的孤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巑屼”形容的是什么? A. 山峰的平缓 B. 山峰的险峻 C. 山峰的高大 D. 山峰的美丽
诗中的“双旌”指的是什么? A. 官员的仪仗 B. 双重的旗帜 C. 双重的山峰 D. 双重的树木
诗中的“忆君对酒岂能欢”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忧愁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