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农家

《农家》

时间: 2025-05-06 17:51:31

诗句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7:51:31

原文展示: 农家 颜仁郁 〔唐代〕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白话文翻译: 半夜时分,我呼唤孩子们趁着天亮前去耕田,瘦弱的牛儿因为力气不足,行走起来越来越艰难。那些城里人不知道农家的辛苦,还以为田里的谷物是自己长出来的。

注释:

  • 羸牛:瘦弱的牛。
  • 渐艰行:逐渐行走困难。
  • 时人:当时的人,这里指城里人。
  • 将谓:还以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颜仁郁,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农民生活,具有较强的社会批判性。此诗通过描绘农家半夜耕作的艰辛,反映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当时社会对农民劳动的不理解。

创作背景: 唐代农业社会,农民承担着国家的粮食生产重任,但社会地位低下,常被忽视其劳动的艰辛。此诗可能是作者在观察农民生活后,有感而发,旨在唤起社会对农民劳动的尊重和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深刻地描绘了农家半夜耕作的艰辛。首句“半夜呼儿趁晓耕”直接展现了农民不辞辛劳的劳作场景,而“羸牛无力渐艰行”则进一步通过牛的形象,暗示了农耕的艰难和农民的贫困。后两句“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则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批判,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农民劳动的不理解和忽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农家生活的真实写照,传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半夜呼儿趁晓耕”:描绘了农民半夜起床,呼唤孩子一起趁着天亮前去耕田的情景,体现了农民的勤劳和生活的艰辛。
  2. “羸牛无力渐艰行”:通过瘦弱牛的形象,进一步强调了农耕的困难和农民的贫困。
  3. “时人不识农家苦”:指出当时社会对农民的辛苦劳动缺乏理解和尊重。
  4. “将谓田中谷自生”:讽刺了那些不了解农耕艰辛的人,以为谷物是自然生长的,忽视了农民的辛勤付出。

修辞手法:

  • 拟人:通过“羸牛无力渐艰行”赋予牛以人的情感和状态,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 对比:通过农民的辛勤和时人的无知对比,突出了社会的不公和农民的辛酸。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揭示农民的辛勤劳作和社会对农民劳动的不理解。通过具体的农耕场景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意象分析:

  • 羸牛:象征着农民的贫困和农耕的艰辛。
  • 半夜耕作:象征着农民的勤劳和不辞辛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羸牛”指的是什么? A. 强壮的牛 B. 瘦弱的牛 C. 年轻的牛
  2. 诗中“时人不识农家苦”表达了什么? A. 农民的辛苦 B. 时人的无知 C. 农家的欢乐
  3. 诗的最后一句“将谓田中谷自生”讽刺了什么? A. 农民的勤劳 B. 时人的无知 C. 谷物的生长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杜甫的《兵车行》,同样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白居易的《观刈麦》,同样是描写农民生活的诗作,但风格和情感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中国古代诗歌选》、《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村乐 村乐 村乐 次郑亦山茶韵 初秋白云道院 初秋白云道院 初秋白云道院 别诗人余叔云 别诗人余叔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孤悬客寄 毛字旁的字 包含纫的词语有哪些 白字旁的字 束手就缚 熟结尾的成语 息迹静处 鬲字旁的字 五彩缤纷 平易近人 穷年累月 通患 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奢比 不审 丿字旁的字 短程 屮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