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3:3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38:43
原文展示: 观洛涨 张耒 〔宋代〕
雨锁山川昼不开,洛波一夕涨如催。 西来势蹴诸山动,东转声包厚地回。 一片晓光吴阵甲,万桴南响会稽雷。 何人共此乘桴志,直到蓬瀛亦壮哉。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翻译: 雨水封闭了山川,白昼显得昏暗不明,洛河一夜之间水位暴涨,仿佛被催促一般。河水从西边汹涌而来,其势如踏动群山,向东流转时,声音包裹着大地回响。一片晨光如同吴地的阵甲,万船南下的声响如同会稽的雷鸣。有谁能与我共享这乘船远航的志向,直达仙境蓬莱和瀛洲,也是何等的壮丽啊。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是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描绘了洛河涨水的壮观景象,并借此表达了对远航探险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张耒观察到洛河因大雨而水位急剧上升时所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抒发个人的豪情壮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壮丽的笔触描绘了洛河涨水的景象,通过“雨锁山川”、“洛波一夕涨如催”等词句,生动地表现了自然力量的强大和不可抗拒。诗中的“西来势蹴诸山动,东转声包厚地回”进一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水势的汹涌和声势的浩大。最后两句“何人共此乘桴志,直到蓬瀛亦壮哉”则抒发了诗人对远航探险的向往和豪情壮志,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展现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洛河涨水的壮观景象,抒发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远航探险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和豪情壮志。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雨锁山川昼不开”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山川清晰可见 B. 雨水使得山川景象模糊不清 答案:B
“洛波一夕涨如催”中的“涨如催”是什么意思? A. 水位缓慢上升 B. 水位急剧上升 答案:B
诗中“西来势蹴诸山动”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夸张 答案:B
“何人共此乘桴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远航探险的向往 B. 对自然景象的恐惧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张耒的其他描绘自然景象的诗作,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春望》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情感和风格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宋诗选注》、《张耒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