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元宵灯谜

《元宵灯谜》

时间: 2025-07-27 08:07:53

诗句

朝罢谁携两袖烟?

琴边衾里无两缘。

哓筹不用鸡人报,五更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月阴晴任变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07:53

原文展示:

元宵灯谜
朝罢谁携两袖烟?
琴边衾里无两缘。
哓筹不用鸡人报,
五更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
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
风月阴晴任变迁。

白话文翻译:

早上结束后,谁会轻轻携带着两袖的烟雾?
琴边被子下,没有两个人的缘分。
不用鸡鸣声来报晓,
五更时分不再烦扰侍女添。
焦虑的心情,日日夜夜依然,
煎熬的心情,年复一年。
光阴流逝,应该要好好珍惜,
风月的阴晴变化任其迁移。

注释:

  • 朝罢:早上的事情结束后。
  • 两袖烟:形容轻盈飘逸的状态。
  • 琴边:指旁边的琴,象征音乐和情感。
  • 衾里:被子里面。
  • 哓筹:指用算筹来计算或赌博。
  • 鸡人报:指清晨鸡鸣的声音。
  • 五更:夜晚的最后一段时间,天快亮的时候。
  • 焦首:形容心情焦急。
  • 光阴荏苒:光阴如同流逝的水,形容时间过得非常快。
  • 风月阴晴:形容自然变化,隐喻人生的变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雪芹(1715-1763),清代小说家,著有《红楼梦》,他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创作风格细腻、情感真挚,常常关注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变迁。

创作背景: 《元宵灯谜》可能是曹雪芹在元宵节期间创作的,反映了他对节日气氛的感受,以及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思考。在元宵这个象征团圆和欢乐的节日中,诗人却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元宵灯谜》是一首抒情诗,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慨。诗中开头两句以“朝罢”“谁携”引出,似乎是在追忆一个特定的早晨,隐含着对过去的怀念与失落。接下来的“琴边衾里无两缘”则透出一种孤独和无奈,琴声与被子象征着温暖和情感的缺失,表达了内心的孤寂。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则通过反复的时间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无奈,似乎在暗示着人生的重复与乏味。最后两句“光阴荏苒须当惜,风月阴晴任变迁”,则是对生活哲理的总结,提醒人们珍惜光阴,接受生活的变化。

整首诗在抒情中融入了哲理思考,展现了曹雪芹深邃的思想和对生命的敏感,反映了他在世事沧桑中的内心挣扎与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朝罢谁携两袖烟?:早上结束后,谁能轻松自在地走出,仿佛带着烟雾一般的轻盈?此句引发对自由与轻松的渴望。
  • 琴边衾里无两缘。:在琴旁和被子中,缺少伴侣的缘分,表达了孤独的情感。
  • 哓筹不用鸡人报,:不需要鸡鸣声来唤醒,暗示内心的宁静和不再被外物打扰。
  • 五更无烦侍女添。:在五更时分,不再烦扰侍女,显示出一种独立和不求他助的态度。
  • 焦首朝朝还暮暮,:每天都在焦急中度过,表明生活的单调和忧虑。
  • 煎心日日复年年。:心情的煎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反映出时间的无情。
  • 光阴荏苒须当惜,:光阴流逝,应该好好珍惜,强调对时间的重视。
  • 风月阴晴任变迁。:生活中的变化不可避免,风月的阴晴也象征人生命运的无常。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朝罢”与“五更”,“焦首”与“煎心”,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烟”比喻轻松自在的状态,增添了诗的意象美。
  • 反复:如“日日复年年”,强调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单调。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提醒人们珍惜光阴,勇敢面对生活的变化。

意象分析:

  • :象征轻盈与自由,反映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象征情感与艺术,暗示人与人之间的羁绊与孤独。
  • :象征温暖,然而却缺乏伴侣的温存,揭示内心的失落。
  • 鸡鸣:代表早晨的开始,暗示着生活的规律与重复。
  • 光阴:象征时间的流逝,提醒我们珍惜眼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朝罢谁携两袖烟”中的“谁”指的是?
    A. 诗人自己
    B. 伴侣
    C. 无特定人
    D. 侍女

  2. “光阴荏苒须当惜”中的“荏苒”是什么意思?
    A. 迅速流逝
    B. 平静无波
    C. 明亮照耀
    D. 稳定不变

  3.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爱情的渴望
    B. 对时间的珍惜与感慨
    C. 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D. 对自然的描绘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曹雪芹的《元宵灯谜》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时间和人生的思考,但李白更多的是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而曹雪芹则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和对光阴的珍惜。

参考资料:

  1. 《红楼梦》 曹雪芹著
  2. 《清代诗词选》
  3.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为对《元宵灯谜》的全面解读,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寒食山馆书情 古剑池 洞庭隐 山中避难作 金钱花 子规 子规 卖花谣 鹦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鲸呿鳌掷 忆莼菜 隹字旁的字 神结尾的成语 成者为王,败者为贼 己字旁的字 见字旁的字 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拈筹 月月 潆泓 情投意洽 潢池盗弄 关说 見字旁的字 有形可检,有数可推 西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