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红楼梦十二曲——虚花悟

《红楼梦十二曲——虚花悟》

时间: 2025-05-10 04:33:47

诗句

将那三春勘破,桃红柳绿待如何?

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

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

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

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

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

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33:47

原文展示

将那三春勘破,桃红柳绿待如何?
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
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
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
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
青枫林下鬼吟哦,
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
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
春荣秋谢花折磨。
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
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
上结着长生果。

白话文翻译

将春天的美景看透,桃花红了,柳树绿了又有什么用呢?
把这美好的时光打碎,去寻找那份清淡的平和。
说什么天上桃花繁盛,云中杏花娇艳,
到头来又有谁能见证秋天的漫长?
看看那白杨村里的人在哭泣,
青枫林下的鬼魂在哀吟,
更有那漫天的衰草遮盖着坟墓。
这就是曾经贫穷如今富裕的人在劳碌,
春天的繁荣与秋天的凋谢像是花的折磨。
如此生死关头,谁能躲避呢?
听说西方有棵宝树,唤作婆娑,
上面结着长生不老的果实。

注释

  • 三春:指春天的三个月,象征春天的美好时光。
  • 韶华:指美好的时光或青春。
  • 夭桃:指早开的桃花,代表春天的美丽。
  • 秋捱过:意指经历漫长的秋天。
  • 白杨村:可能是一个象征性的村庄,反映了人们的哀伤。
  • 长生果:传说中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果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雪芹(1715-1763),清代著名小说家,以《红楼梦》而闻名,作品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变迁。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地位,也反映了清代的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红楼梦十二曲》是《红楼梦》中的诗词部分,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爱情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这首《虚花悟》则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虚花悟》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反衬出人生短暂和无常,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前两句通过“桃红柳绿”描绘出春天的美丽,而紧接着的“打灭”则透露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无奈和渴望。作者借用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失落与对清淡生活的向往,这种对比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情感波动。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到“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描绘了生死离别的悲痛,展现了对生死的深刻反思。最后以“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结束,留下了对理想与希望的追寻。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将那三春勘破:表示看透了春天的虚幻美好。
  2. 桃红柳绿待如何?: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短暂形成对比,反问其意义。
  3. 把这韶华打灭:渴望摒弃繁华与纷扰。
  4. 觅那清淡天和:向往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
  5. 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讽刺那些看似美好的事物。
  6. 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最终却难以逃避时间的流逝。
  7. 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描绘了生死离别的悲伤。
  8. 青枫林下鬼吟哦:暗示亡灵与情感的交织。
  9. 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衰草象征着死亡与终结。
  10. 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反映人生的起伏与辛劳。
  11. 春荣秋谢花折磨:美好的青春和随之而来的衰败。
  12. 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质疑人生的无常与苦难。
  13. 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引出理想与希望的象征。
  14. 上结着长生果:象征着对永生和理想世界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美好比作短暂的幻影,展现人生的无常。
  • 拟人:将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结合,引发共鸣。
  • 对仗:整首诗在词句上讲究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虚花”的主题,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追寻理想的渴望。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生起伏的对比,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红柳绿:象征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繁华。
  • 白杨村:象征人世间的悲苦与无常。
  • 青枫林:暗示生命的脆弱与死亡的临近。
  • 长生果:象征理想与追求的终极目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三春”指的是什么?

    • A. 三个春天
    • B. 三个月的春天
    • C. 三个季节
    • D. 春天的节日
  2. 诗中“白杨村里人呜咽”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悲伤
    • C. 希望
    • D. 怀念
  3. “长生果”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美丽
    • C. 理想与希望
    • D. 权力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同样探讨了春天的美好与人生的苦难,通过悲伤的历史背景引发对生命的思考。
  • 《将进酒》(李白):则更强调享乐与放纵,展示了对人生短暂的无畏与豪放。

参考资料

  • 曹雪芹,《红楼梦》
  • 相关古典文学评论书籍
  • 现代对《红楼梦》的研究与解读文章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承原父子以风凰篇况谨用来韵和酬 过西海子看新荷 春柳 簪迎春花 梅花 题阮太师母石室藏书小照 迎春花 句 其二 句 其一 临皋渔人挽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平阳 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雨打梨花 诸天 舍己芸人 齊字旁的字 戈字旁的字 纳履决踵 浚源 百年大计 遐表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瓜字旁的字 尣字旁的字 秘而不露 支字旁的字 除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