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日本刀歌

《日本刀歌》

时间: 2025-07-31 00:04:28

诗句

昆夷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

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

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闲杂鍮与铜。

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凶。

传闻其国居大岛,土壤沃饶风俗好。

其先徐福诈秦民,采药淹留◇童老。

百工五种与之居,至今器玩皆精巧。

前朝贡献屡往来,士人往往工词藻。

徐福行时书未焚,逸书百篇今尚存。

令严不许传中国,举世无人识古文。

先王大典藏夷貊,苍波浩荡无通津。

令人感激坐流涕,锈澀短刀何足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0:04:28

原文展示

昆夷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
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
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闲杂鍮与铜。
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凶。
传闻其国居大岛,土壤沃饶风俗好。
其先徐福诈秦民,采药淹留童老。
百工五种与之居,至今器玩皆精巧。
前朝贡献屡往来,士人往往工词藻。
徐福行时书未焚,逸书百篇今尚存。
令严不许传中国,举世无人识古文。
先王大典藏夷貊,苍波浩荡无通津。
令人感激坐流涕,锈澀短刀何足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日本刀的传说和作者对日本的眷恋之情。诗中提到,昆夷之地与中原的道路已经不再通畅,世上对玉石的切割工艺也无人能及。如今,日本的宝刀已经进入市场,经过越国的商人从东海带来。鱼皮包裹的香木刀鞘,黄铜与白铜相间,制作精致。传说中,这些刀是由能工巧匠练就,佩戴可以驱邪避凶。日本这个地方土壤肥沃,风俗淳朴,传说徐福曾经欺骗秦朝百姓,留下来采药。百工齐心协力,至今器物精美。往昔的贡品往来频繁,文人墨客常常相互交流。徐福的书籍在他离去时未曾焚毁,逸存的书籍至今仍在。朝廷的命令严禁其传至中国,导致世人对古文一无所知。历史的典籍被埋藏在浩瀚的海洋中,无人能通。让我感慨不已,坐在这里哭泣,锈迹斑斑的短刀又算得了什么呢。

注释

  • 昆夷:指夷族,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 切玉:指的是切割玉石的工艺。
  • 宝刀:指的是珍贵的刀具。
  • 越贾:指越国的商人。
  • 佩服:佩戴的器物,具有护身的作用。
  • 徐福:古代传说中的人物,曾率领童男童女出海寻找不死药。
  • 逸书:指未被焚烧的书籍,流传至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吟先生,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以散文和诗词见长,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日本刀歌》是欧阳修对日本刀的赞美,反映了他对工艺品的欣赏以及对日本文化的敬意。该诗成作于北宋时期,正值中日文化交流逐步增多的阶段,诗中表现出对古代文化的思考和对历史的感慨。

诗歌鉴赏

《日本刀歌》不仅仅是一首赞美日本刀的诗,更是借刀抒怀,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缅怀与对交流限制的惋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日本刀的工艺之美,刀鞘用鱼皮装贴,黄白色的金属材料相间,体现了制作工艺的精湛。这种对物品的细致描写,展现出诗人对美的敏感和独到的审美眼光。

此外,诗中提到徐福的传说,使人联想到历史的渊源和文化的传承。徐福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象征着中日之间古老的文化交流,而他带来的书籍未被焚毁,成为历史的见证,增添了诗的厚度。诗的最后,欧阳修感慨“锈澀短刀何足云”,表达了对物质的淡泊与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显示了他内心的悲哀与无奈。整首诗在工艺与文化、历史与现实之间构建了一种深刻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对日本刀的赞美同时,也对古典文化的缺失与遗憾进行了深情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昆夷道远不复通:昆夷地势遥远,已无法再通往中原。
  2. 世传切玉谁能穷:切割玉石的技艺,至今无人能及。
  3. 宝刀近出日本国:珍贵的宝刀最近从日本传出。
  4. 越贾得之沧海东:越国的商人从东海获得了这些宝刀。
  5. 鱼皮装贴香木鞘:用鱼皮包裹的香木刀鞘,制作精美。
  6. 黄白闲杂鍮与铜:刀的材料包含黄铜和白铜等多种金属。
  7. 百金传入好事手:这些刀的价值连百金都不止。
  8. 佩服可以禳妖凶:佩戴这些刀可以驱邪避凶。
  9. 传闻其国居大岛:传言日本是个大岛,土地肥沃。
  10. 土壤沃饶风俗好:土壤肥沃,风俗淳朴,适合居住。
  11. 其先徐福诈秦民:徐福曾欺骗秦国百姓,留下来采药。
  12. 采药淹留童老:他的童男童女都留在了那儿。
  13. 百工五种与之居:五种工艺齐全,工匠们精巧制作。
  14. 至今器玩皆精巧:至今制作的器物仍然精美。
  15. 前朝贡献屡往来:以前的贡品往来频繁。
  16. 士人往往工词藻:文人常常交流诗词。
  17. 徐福行时书未焚:徐福出行时的书籍没有被焚毁。
  18. 逸书百篇今尚存:流传下来的书籍至今仍存在。
  19. 令严不许传中国:朝廷命令严禁这些书籍传入中国。
  20. 举世无人识古文:如今全世界无人识得古代文献。
  21. 先王大典藏夷貊:古代先王的典籍被封存,埋藏在异域。
  22. 苍波浩荡无通津:海洋浩瀚,通往彼岸的路已断绝。
  23. 令人感激坐流涕:令人感慨,坐在此地不禁流泪。
  24. 锈澀短刀何足云:锈迹斑斑的短刀又算得了什么呢。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的手法,如“黄白闲杂鍮与铜”。
  • 拟人:将刀具赋予了“佩戴可以驱邪避凶”的功能。
  • 比喻:通过描绘精美的刀具,隐喻文化的精致与历史的沉重。

主题思想

全诗表现出对日本刀工艺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古代文化的感慨和对交流限制的惋惜,反映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日本刀:象征着工艺精湛与文化交流。
  • 徐福:历史人物,象征文化传承与交流的渊源。
  • 鱼皮:代表着自然材料的巧妙运用与工匠精神。
  • 百金:象征着价值与珍贵,突显刀具的非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日本刀歌》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欧阳修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徐福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 A. 汉
    • B. 唐
    • C. 秦
  3. 诗中对日本刀的描写主要强调了什么?

    • A. 价格
    • B. 工艺
    • C. 历史

答案

  1. B. 欧阳修
  2. C. 秦
  3. B. 工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兵车行》:同样展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 李白的《庐山谣》: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诗词对比

  • 欧阳修与苏轼的诗作对比:两位诗人都关注历史与文化,但欧阳修更倾向于表现工艺与物质之美,而苏轼则更强调情感与个人感受。

参考资料

  • 《欧阳修全集》
  • 《宋代诗词选》
  • 《古代文化交流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湖南使者邵公召赴行在所寓客张某敬赋以饯行 和朱元晦韵 和正父游榕溪韵 和张荆州所寄 和张荆州所寄 和择之韵 和择之韵 和择之赋泉声 和择之赋枯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甘字旁的字 竹字头的字 应接不遑 寻开头的成语 历兵粟马 掂斤播两 翻手为云覆手雨 慷慨赴义 鼓字旁的字 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泥日 言甚详明 臼字旁的字 蒙括 高字旁的字 贽仪 埤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