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00: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0:21
右军复尅二书帖赞
作者: 岳珂 〔宋代〕
书摹于唐,故不当印以贞观。
然而涸笔天成,书名云烂,
殆不止于真之乱。
彼无别者,徒欲侈其真而汩以赝。
石汰玉出,泾分渭判,
尚考予赞。
这幅书法是摹写于唐代,因此不应被认为是贞观年间的作品。然而,尽管笔墨已经干涸,书法的名声依然辉煌,似乎并不止于真迹的混乱。那些摹写者没有其他目的,只是想要炫耀他们的真迹,结果反而沦为赝品。真正的经典如同石出玉汰,泾河与渭河的分流一样,仍需经过考量才能给予赞美。
岳珂,字良弼,号元晦,宋代人,擅长书法和诗词,尤以书法见长。他的作品常常探讨书法的真伪和艺术的本质,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此诗作于岳珂对书法的深入研究和思考过程中,反映了其对书法艺术真伪的关注及对当时书法市场的批判。通过对古代书法的赞美与对赝品的指责,表达了对真迹的渴望与对艺术价值的思考。
《右军复尅二书帖赞》不仅是对书法艺术的赞美,更是对艺术真伪的深刻反思。岳珂在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通过对唐代书法的追溯,强调了书法作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在当时,书法作品的市场上涌现出大量赝品,作者对此表示了强烈的不满,认为真正的艺术应当是精湛而真实的,而不是为了攀比和炫耀而伪造的。诗中“石汰玉出”这一意象,既形象地表达了艺术创作中淘汰与筛选的过程,也突显了艺术家的责任与使命感。整首诗在言辞上既有力量,又饱含情感,展现了岳珂对书法的深厚情感和对艺术的严苛要求。
书摹于唐,故不当印以贞观:
然而涸笔天成,书名云烂:
殆不止于真之乱:
彼无别者,徒欲侈其真而汩以赝:
石汰玉出,泾分渭判:
尚考予赞:
整首诗探讨了艺术的真伪与价值,强调了对真正作品的珍视和对赝品的批判,展现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文化价值的深刻理解。
岳珂的《右军复尅二书帖赞》主要探讨了哪方面的问题?
“石汰玉出”在诗中比喻什么?
诗中提到的“贞观”时期是指哪个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