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4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47:27
采桑子·那能寂寞芳菲节
纳兰性德 〔清代〕
那能寂寞芳菲节,欲话生平。
夜已三更。一阕悲歌泪暗零。
须知秋叶春花促,点鬓星星。
遇酒须倾,莫问千秋万岁名。
这节芳菲的时节怎么能让人寂寞呢?我想与你谈谈我的一生。夜已经过了三更,听到一曲悲歌,泪水暗自滑落。要知道,秋天的落叶和春天的花朵都是匆匆而来,连鬓角的白发都是星星点点。遇到酒时就尽情畅饮,别去问什么千秋万岁之名。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并没有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而是通过对春花秋叶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短暂、时光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满族人,清代著名词人,代表作有《木兰花慢》等。他的词以清丽婉约著称,情感真挚,常常表现对人生、爱情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清初,正值纳兰性德遭遇人生困境及感情挫折之际,他通过词作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采桑子·那能寂寞芳菲节》是一首充满感伤与哲理的词作。开篇即以“那能寂寞芳菲节”引出主题,表现出作者在春光明媚的时节里,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接下来的“欲话生平”,则透露出对过往经历的追忆与反思,夜深人静之际,悲歌与泪水交织,体现了深刻的情感与孤独的心境。
“须知秋叶春花促”,在此,作者将春花与秋叶并置,暗示人生如同四季,短暂而匆忙,令人怅惘。接着以“点鬓星星”描绘老去的痕迹,进一步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伤。在最后两句“遇酒须倾,莫问千秋万岁名”,则展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放下对名利的追求,珍惜眼前的快乐,这种自我解脱的思想让整首词更加深邃。
总的来说,纳兰性德在这首词中将个人的情感与普遍的生命哲理相结合,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独特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春花秋叶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短暂、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强调了在短暂的人生中,珍惜当下、洒脱面对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芳菲节”指代哪个季节?
诗中提到“点鬓星星”,这句意在表达什么?
诗人在结尾提到“莫问千秋万岁名”,这句话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