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5:02: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5:02:41
小心风伯紫宫回,
眼看银蟾海上来。
玄豹又成漫谷雾,
断虹犹作隐山雷。
便教雨积三时害,
未信晴无一日开。
待试平生补天手,
为君明镜再安台。
小心谨慎地对待风神从紫宫的回旋,
眼看着银色的月亮正从海面升起。
黑豹又在浓雾中变得模糊,
断虹依然似隐隐的山中雷声。
即使让雨水积聚成三季的灾害,
仍然不相信晴天会有一天放晴。
等待着试验自己平生的补天技艺,
为你再次安放明亮的镜台。
岳珂(约1086年-约1134年),字宗孟,号止斋,南宋时期诗人,官至太常博士。他的诗风清新隽永,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故。
这首诗写于秋季,正值诗人归舟途中,经历了连绵的雨水。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寄托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对当前困境的无奈。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季的天气变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开头的“小心风伯紫宫回”即以人称的方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尊重和敬畏。接下来的“眼看银蟾海上来”则生动地描绘了月亮从海面升起的场景,画面优美而富有诗意。
而“玄豹又成漫谷雾,断虹犹作隐山雷”则通过对比手法,形成了浓雾与雷声的强烈对比,传达出一种压抑和不安的氛围。接着,诗人提到雨水的积聚,暗示了生活中的困境和无奈,这种情感在“未信晴无一日开”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表现出对未来的迷茫。
最后两句“待试平生补天手,为君明镜再安台”则转向积极的希望,表达了诗人愿意以自己的才能去修复困境,为他人提供明亮的指引,这种无私的情怀使整首诗充满了人文关怀与理想追求。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在困境中追求希望与改变的决心,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诗中“银蟾”指代什么?
诗人希望用什么来“补天”?
诗中“未信晴无一日开”表达了什么情感?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岳珂的这首诗更注重对自然气象的细腻描绘,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抒发与孤独感的体验。两者虽风格不同,但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