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汴梁杂诗

《汴梁杂诗》

时间: 2025-05-02 12:03:37

诗句

梁宋遗墟指汴京,纷纷代禅事何轻。

也知光义难为弟,不及朱三尚有兄。

将帅权倾皆易姓,英雄时至适成名。

千秋疑杂陈桥驿,一著黄袍遂罢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3:37

原文展示:

汴梁杂诗 查慎行 〔清代〕

梁宋遗墟指汴京, 纷纷代禅事何轻。 也知光义难为弟, 不及朱三尚有兄。 将帅权倾皆易姓, 英雄时至适成名。 千秋疑杂陈桥驿, 一著黄袍遂罢兵。

白话文翻译:

梁宋的遗墟指的是汴京, 历代禅让的事情显得多么轻率。 也知道光义难以作为弟弟, 不如朱三还有兄长。 将帅权势倾覆都改了姓, 英雄适时出现才得以成名。 千秋以来对陈桥驿的疑问混杂, 一穿上黄袍就停止了战争。

注释:

  • 梁宋遗墟:指古代梁国和宋国的遗址,这里特指汴京(今河南开封)。
  • 代禅:指历代帝王之间的禅让。
  • 光义:指宋太宗赵光义,他在兄长宋太祖赵匡胤死后继位。
  • 朱三:指后梁太祖朱温,他在兄长朱全昱死后继位。
  • 易姓:指改朝换代。
  • 陈桥驿:位于今河南开封,是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的地方。
  • 黄袍:指皇帝的服饰,这里指赵匡胤在陈桥驿被部下拥立为帝。

诗词背景:

查慎行是清代诗人,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时局的关注。这首诗通过对汴京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历代政权更迭的轻率和英雄适时成名的感慨。诗中提到的“光义”和“朱三”分别指宋太宗赵光义和后梁太祖朱温,通过对他们的比较,诗人暗示了权力的无常和英雄的机遇。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汴京历史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历代政权更迭的深刻思考。诗中“梁宋遗墟指汴京”一句,既点明了地点,又隐含了对历史的感慨。“纷纷代禅事何轻”则直接表达了对历代禅让的轻率态度。后几句通过对“光义”和“朱三”的比较,以及对“将帅权倾皆易姓”和“英雄时至适成名”的描述,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权力无常和英雄机遇的看法。最后两句“千秋疑杂陈桥驿,一著黄袍遂罢兵”则是对陈桥兵变的回顾,暗示了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蕴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1. “梁宋遗墟指汴京”:这句诗点明了地点,同时通过对“遗墟”的使用,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变迁。
  2. “纷纷代禅事何轻”:这句诗直接表达了对历代禅让的轻率态度,认为这种政权更迭显得过于轻易。
  3. “也知光义难为弟,不及朱三尚有兄”:通过对“光义”和“朱三”的比较,诗人暗示了权力的无常和兄弟关系的复杂。
  4. “将帅权倾皆易姓,英雄时至适成名”:这句诗描述了将帅权势的倾覆和英雄的适时成名,强调了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5. “千秋疑杂陈桥驿,一著黄袍遂罢兵”:这句诗回顾了陈桥兵变,暗示了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光义”和“朱三”的对比,突出了权力的无常和兄弟关系的复杂。
  • 象征:“黄袍”象征着皇权,通过“一著黄袍遂罢兵”的描述,强化了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汴京历史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历代政权更迭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对“光义”和“朱三”的比较,以及对“将帅权倾皆易姓”和“英雄时至适成名”的描述,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权力无常和英雄机遇的看法。最后两句“千秋疑杂陈桥驿,一著黄袍遂罢兵”则是对陈桥兵变的回顾,暗示了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蕴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梁宋遗墟: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变迁。
  • 黄袍:象征着皇权和历史的偶然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光义”指的是谁? A. 宋太祖赵匡胤 B. 宋太宗赵光义 C. 后梁太祖朱温 D. 后梁太宗朱友贞

  2. 诗中的“朱三”指的是谁? A. 宋太祖赵匡胤 B. 宋太宗赵光义 C. 后梁太祖朱温 D. 后梁太宗朱友贞

  3. 诗中的“陈桥驿”是指哪个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A. 陈桥兵变 B. 靖康之变 C. 元末农民起义 D. 明末农民起义

  4. 诗中的“黄袍”象征着什么? A. 皇权 B. 战争 C. 和平 D. 禅让

答案:

  1. B
  2. C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长安城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和对时局的忧虑。

诗词对比:

  • 查慎行的《汴梁杂诗》与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 查慎行的《汴梁杂诗》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诗都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和对时局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查慎行诗集》:收录了查慎行的多首诗歌,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寿楼春 题实父山塘听雨图,兼讯啸坡 寿楼春 寿楼春 过二泉师宅,示蘋湘 寿楼春·上海寄魏端夷 寿楼春·题吕桐华夫人清声阁填词图 寿楼春 送潘幼畲出守西川 寿楼春 寿词 寿楼春 社集赋查楼菊部 寿楼春 其二 散帙得叔由黄鹤楼断句,为足成之,时予辟地汉上 寿楼春 其一 送王梦湘还武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自字旁的字 旧故 虚字 阜字旁的字 昼锦荣归 局高天,蹐厚地 背城借一 日月无私照 巢倾卵覆 那坨儿里 四点底的字 惠然肯来 幾字旁的字 花根本艳 月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