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8:46: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46:34
《祷雨蟹泉》
作者: 刘子翚 〔宋代〕
厌旱讼风伯,苦雨诛云师。
天公良独难,尔民多怨咨。
夏潦包原隰,苗端涨清漪。
冬暄但流尘,土坚不衔犁。
阴阳有乘除,此理固可推。
惟神执天权,悯物思济之。
穴泉类蹄涔,幽灵隐其涯。
仿佛小双螯,控御蛟龙随。
名居列曜尊,箕毕可指撝。
顾匪郭索伦,尝辱左手持。
滂沱为一纵,岂惟润东菑。
灏灏燠气清,浮浮瘴烟披。
将闻鼓腹谣,它求折肱医。
寸泽垂二惠,此功神所尸。
遥知青青麦,春风满陵陂。
吾侪饱汤饼,敢后椒浆期。
这首诗表达了对干旱天气的不满和对降雨的渴望。作者控诉了风神的无能,对云师的惩罚也显得无力。天公难以施雨,百姓因此怨声载道。夏天的暴雨淹没了田地,苗头却被冲击得无处藏身;冬天却只有尘土飞扬,土地硬得无法耕犁。阴阳调和的道理可以推导,但掌控天权的神灵却应当同情万物,施加恩泽。泉水如同蹄下涌出,幽暗的灵魂隐匿在水边。似乎有双小螯的神灵,能够召唤蛟龙来降雨。名声显赫的神明,能够指挥天上星辰,但并非郭索伦所能驾驭的。滂沱大雨降下,岂止是滋润东边的田地。清新的气息弥漫,瘴气也随之散去。我们将听到丰腴的歌谣,渴望医治身体的疾病。小小的泽地浸润着恩惠,这一切皆是神灵的功劳。遥知青绿的麦田,春风吹拂满坡。我们满腹汤饼,敢于期待椒浆的盛宴。
《祷雨蟹泉》不仅仅是对干旱天气的控诉,它更深层地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无奈与渴望。诗中开篇便以“厌旱讼风伯”引入主题,表达了对风神的指责,接着对雨的渴望愈发显著。作者通过生动的意象,如“夏潦包原隰”和“冬暄但流尘”,将季节的变化与农作物的命运紧紧相连,显示出农业社会对降雨的极度依赖。
诗中提到的“阴阳有乘除”,不仅体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规律的理解,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人们虽然能够推导出自然的法则,但面对神灵的不可捉摸,依然感到无力。接下来的“穴泉类蹄涔”,则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泉水涌出的情景,仿佛神灵在操控自然,给予人们希望。
整首诗充满了对丰收的期盼与对雨水的渴望,最后一句“吾侪饱汤饼,敢后椒浆期”则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敬畏结合在一起,展现了深厚的生活哲理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人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助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穴泉类蹄涔”中的“类”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阴阳”主要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