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朱乔年送山老住三峰二首

《次韵朱乔年送山老住三峰二首》

时间: 2025-04-27 04:21:21

诗句

平生耳裹三峰寺,况识峰头新主人。

借我一筇扶病去,月林松吹度纶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21:21

原文展示

次韵朱乔年送山老住三峰二首
作者: 刘子翚 〔宋代〕

平生耳裹三峰寺,
况识峰头新主人。
借我一筇扶病去,
月林松吹度纶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一生都在三峰寺听到耳边的钟声,尤其是对峰顶的新主人更加熟悉。请让我借一根拐杖,扶着我生病的身体去那里,月光照耀着森林,松树的风拂过我的纶巾。

注释

  • 耳裹:耳边传来,形容听到的声音。
  • 三峰寺:指三峰寺,位于某个山峰之上,是诗人熟悉的地方。
  • 新主人:指新的住持或寺庙的主人。
  • :拐杖,古时用于扶持行走。
  • 月林松吹度纶巾:形容月光洒在松林中,清风吹拂着诗人的纶巾(丝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子翚,字季和,号子翚,宋代诗人,擅长写山水诗及咏怀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刘子翚与朋友朱乔年的送别之际,表达了对山中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也反映了诗人因病而渴望回归自然的心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深具人文情感的场景。诗人通过回忆与新主人和三峰寺的关系,流露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厚感情。开头两句,诗人用“耳裹”与“况识”两词,表现了他对三峰寺深厚的情感和对新主人的关注,展现了人们对宗教与精神家园的依赖。接着,诗人以借筇之意,表达了对病弱身体的无奈及对自然环境的渴望,展现出一种苍凉而又温暖的情感。最后一句“月林松吹度纶巾”,则通过自然的描绘,增添了诗的意境,仿佛诗人正借着月光与松林的陪伴,感受到大自然的抚慰。整首诗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生耳裹三峰寺:诗人一生都在三峰寺中听到钟声,生动描绘了他与寺庙的密切关系。
  2. 况识峰头新主人:对新主人表示了亲切的熟悉,展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3. 借我一筇扶病去:表达了诗人因病请求帮助的姿态,显现出他渴望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心情。
  4. 月林松吹度纶巾:描绘了月光照耀下的松林,表现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月林松吹”与“借我一筇”等句子形成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月光和松树仿佛具有生命,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的意境。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三峰寺的怀念与对新主人的亲切,表达了诗人向往自然、渴望健康与生命活力的主题,展现出一种对生命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峰寺:象征着精神的寄托与栖息之地。
  • 月林:代表静谧与清幽的自然景观,寓意心灵的宁静。
  • :象征坚韧、不屈的精神,寓意自然的永恒与生命的延续。
  • 纶巾:象征诗人的身份与风雅,表现出他对生活的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寺庙名称是什么?

    • A) 四峰寺
    • B) 三峰寺
    • C) 五峰寺
    • D) 六峰寺
  2. 诗人想借什么工具来帮助他?

    • A) 拐杖
    • B) 杖子
    • C) 纶巾
    • D) 绳索
  3. 诗中“月林松吹度纶巾”主要描绘的是哪种情景?

    • A) 雨天
    • B) 晴天
    • C) 月夜
    • D) 黄昏

答案

  1. B) 三峰寺
  2. A) 拐杖
  3. C) 月夜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 by 王维
  • 《题西林壁》 by 苏轼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中问答》与刘子翚的这首诗都表达了对山水自然的热爱,王维更倾向于哲理性思考,而刘子翚则更注重情感的流露和对友人的珍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山水诗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挽故钤辖赵公彦远词 叶少保挽词六首 其四 戏赠范元卿 送杜少柳起萃知遂宁府以高名千古重如山为韵 清明前一日与客自光孝登般若庵观铁塔旧基因至铁狮顶 鹊桥仙 故赠太师丞相文恭陈公挽词三首 其一 宋传道挽词二首 姜特立寄诗编为赋四首 次韵沈千里玉山道中风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黏的词语有哪些 斗字旁的字 面字旁的字 夜行 全德 单人旁的字 不讳之门 鬯字旁的字 凌迟 额楼 涂开头的成语 拼死拼活 临风对月 火中生莲 同甘共苦 不習水土 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