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4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45:23
《乌夜啼》
作者:吴百生 〔宋代〕
夜夜乌来啼未央,明月出户空飞霜。
吹笳征夫不就寝,宫筵列烛声满堂。
夜里乌鸦啼叫到未央时分,明月照耀着户外,霜气弥漫。
吹笳的征夫无法入睡,宫廷的宴席上烛光摇曳,声响满堂。
“未央”一词在古代常用于形容时间的深夜,具有时间延续的意味。乌鸦在古诗中常被视为不祥的象征,常与思念、孤独相联系。宫筵则表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热闹,形成了夜深人静与热闹场景的鲜明对比。
作者介绍: 吴百生,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作品多以写景抒情见长,风格细腻且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特定历史背景下,可能与战乱、征召有关,表现了士人对家国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乌夜啼》通过乌鸦的啼鸣、明月的清冷、征夫的无眠以及宫廷的热闹,构建出一种强烈的对比与冲突。诗中,乌鸦的啼叫象征着不安,明月则增添了孤独的气氛,显现出诗人内心的愁苦。同时,征夫的无眠与宫廷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战士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冷的夜景,乌鸦的啼叫在这样的夜中显得更加刺耳,暗示着生活的不安与动荡。而后两句则转至热闹的宫廷宴会,烛光摇曳,声声乐音,似乎在嘲讽那些在权力中心的欢愉与士人心中的苦闷。这种对比不仅突显出士人对于国家前景的不安,也表现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蕴含了对家国的忧虑与个人命运的无奈,展示了士人在历史洪流中的孤独与挣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乌夜啼》作者是:
A. 李白
B. 吴百生
C. 杜甫
答案:B
诗中“明月出户”的意象主要体现了什么?
A. 欢乐
B. 孤独
C. 希望
答案:B
“宫筵列烛声满堂”主要表现了什么?
A. 生活的奢华
B. 战争的残酷
C. 乡愁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