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49: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49:25
振鹭纷纷未著行,初従江海觇清光。
卷声风雨中庭起,笔势云烟累幅长。
病眼尚能分白黑,众毛空复数骊黄。
禁中已许公孙第,得失何私物自忙。
衰病相侵眼渐昏,青灯细字苦劳神。
遍看大轴知无力,听诵奇篇赖有人。
前日鼓旗闻苦战,明朝雷雨出潜鳞。
殿庐困极唯思睡,却忆登科似后身。
一群白鹭纷纷起舞,尚未开始飞行,刚从江海边观察到清澈的光辉。
风雨声在庭院中卷起,笔墨的气势如同云烟般绵延。
虽然眼睛因病而模糊,但仍能辨别黑白,满地的羽毛也只能数得出几根骊黄。
禁苑中已经允许公孙晋升,得失之间何必挂念,自己忙忙碌碌。
衰弱与病痛交替侵扰,眼睛渐渐昏花,青灯下细小的字句让我苦心劳神。
看遍大幅卷轴,知晓自己无力,听别人诵读奇妙的篇章才算有些依靠。
前几天在鼓声中听闻战斗的苦楚,明天雷雨将至,潜伏的鱼鳞将显现。
殿阁中困得极了,只想沉沉入睡,却又想起当年登科的情景,如今已是身心俱疲。
作者介绍: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苏轼的弟弟。他在文学上有极高的成就,尤其擅长诗词和散文,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辙经历仕途波折、身体抱恙之时,诗中反映了他对个人前途的思考,以及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无奈与感慨。
苏辙的《集贤殿考试罢二首》展现了他在经历了考试后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现实的无奈。诗的开头以“振鹭纷纷”描绘出一种轻盈的意象,仿佛在诉说着对自由与理想的渴望。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卷声风雨”的沉重气息,暗示着外部环境的压力与不安。苏辙在诗中自我反省,尽管病眼尚能“分白黑”,却也感受到身体的衰弱与无力。
诗中“禁中已许公孙第,得失何私物自忙”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似乎在告诫自己不必过于执着于世俗的得失。接下来的几句则进一步揭示了他在学业与生活中所遭遇的困难与疲惫,尤其是“青灯细字苦劳神”,展现出他在黑暗中拼搏的精神状态。
整首诗情感深沉,兼具理智与哲思,反映了苏辙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命运的感慨。结尾的“却忆登科似后身”更是将个人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深刻的警醒。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个人的经历与感受,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世俗得失的淡然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集贤殿考试罢二首》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诗中提到的“振鹭”主要象征什么?
“青灯细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状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