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荻浦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荻浦》

时间: 2025-05-06 19:27:15

诗句

离披寒露下,萧索微风触。

摧折有余青,従横未须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27:15

原文展示:

离披寒露下,萧索微风触。
摧折有余青,従横未须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寒露降临,微风吹拂,草木显得萧索。虽然有些青葱的植物被摧折,但它们不必被拘束,可以随意生长。

注释:

  • 离披:干枯的状态,形容草木的凋零。
  • 寒露:指秋天的露水,象征着寒意的来临。
  • 萧索:形容环境的冷清和凋零。
  • 摧折:意指被风雨折断、摧残。
  • :指青葱的植物。
  • 従横:意指随意生长,不受约束。
  • :束缚,限制。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常见于宋代文人诗作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美,号晦庵,北宋著名词人、散文家和政治家,苏轼之弟。他在文学上有着深厚的造诣,尤其以诗歌和散文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游览洋州园亭时,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苏辙的《荻浦》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生命的坚韧。第一句“离披寒露下”瞬间勾勒出寒露季节的清冷,令人感到一阵凉意。诗中“萧索微风触”让人感受到微风轻拂,带来一丝孤寂的氛围,似乎在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接下来的“摧折有余青”,则用“摧折”一词表现出自然界的严酷,而“青”字则暗示着生命的顽强与生机,虽然遭受摧残,但仍有青葱的生命力。最后一句“従横未须束”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由的向往,强调即使在萧条的环境中,生命也不应被束缚,应该追求自由的生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寓意深远,值得反复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离披寒露下:描写寒露降临时,植物的状态,表现出自然的冷清和鸟语花香的消失。
  2. 萧索微风触:微风轻轻吹拂,进一步渲染出孤寂的氛围。
  3. 摧折有余青:虽然遭到风雨的摧残,但仍有生命的顽强表现。
  4. 従横未须束:强调生命不应被束缚,表现出一种自由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对寒露、微风的描写,暗示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 拟人:让自然界的元素如风、露水具有了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呈现出对仗的美感,增强了音韵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由的向往,传达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在逆境中坚持生命的力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露:象征着秋天的到来,暗示生命的衰退。
  • 微风:代表着变化和不确定性。
  • :象征着生命的力量和坚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寒露”意指什么?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诗中“摧折有余青”表现了什么?

    • A. 绝望
    • B. 坚韧
    • C. 自由
    • D. 冷清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爱情的思考
    • B. 对生命的坚韧与自由的向往
    • C. 描绘美丽风景
    • D. 表达对国家的忠诚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苏轼《水调歌头》:同样展现了对自然的感悟,但更多的是对人生的思考与哲理。两者都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但风格和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苏辙诗集》
  • 《宋代文学史》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新罗人归本国 送雍陶侍御赴兖州裴尚书命 送钱给事赴虢州 送鄂州崔大夫赴镇 寄谢观 对月寄雍陶 寄雍陶先辈 寄春坊顾校书 秋夜寄友人二首 陈情上知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羸形 义愤填胸 乞婆 品头评足 天闲 穷天 卤字旁的字 王字旁的字 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黹字旁的字 魚字旁的字 披心相付 朝真暮伪 硕大无比 窥窃神器 羊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