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4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44:32
寂寞寒窗下,观书胜苦吟。
青灯风雪夜,黄卷圣贤心。
吾道关兴废,斯文几古今。
凤兮胡不至,三叹泪沾襟。
在寒冷寂寞的窗下,读书的乐趣胜过了苦苦地吟唱。
青色的灯光下,夜里风雪交加,翻阅着书卷,感受圣贤的思想。
我的道理与兴衰有关,文学在古今之间有多少变化。
凤凰啊,你为何不来?我三次叹息,泪水沾湿了衣襟。
黄庚,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对社会的关注和对文学的热爱,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这首诗作于诗人身处寒窗之际,表现了他在艰苦环境中读书的孤独与坚持,以及对文学和历史变迁的思考,反映了宋代文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夜坐读书》是一首表现诗人在寒冷夜晚独自读书的情景,传达了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时局的思考。诗的开头通过“寂寞寒窗下”展现了诗人独处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冷清而孤独的氛围。随后的“观书胜苦吟”意指在这份孤寂中,阅读书籍的乐趣远胜于苦吟诗歌,表现出他对学习的热爱。
“青灯风雪夜”描绘了一个严寒的夜晚,诗人在微弱的灯光下翻阅书卷,体现出不畏艰难的精神。这里的“青灯”和“风雪”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于知识的执着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从个人的读书体验上升到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吾道关兴废,斯文几古今”表达了他对文化的珍视与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反映了文人对于时势变化的忧虑。最后的“凤兮胡不至”则表现出对理想与美好的渴望,三次叹息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深刻,既有个人的读书体验,也有对时代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在艰难环境中对文化的执着与追求。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知识与文化的重要性,表现出在艰苦环境中对学习的执着追求,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思考与对美好理想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青灯”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阅读的态度是:
诗中提到的“凤”象征什么?
可以将黄庚的《夜坐读书》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前者表现了个人在艰苦环境中对知识的追求,而后者则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时局的忧虑。两首诗都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但关注的焦点有所不同。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和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黄庚的《夜坐读书》,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