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六月五日偶成

《六月五日偶成》

时间: 2025-05-07 18:04:11

诗句

坐看青苔欲上衣,一池春水霭余辉。

荒村尽日无车马,时有残云伴鹤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04:11

原文展示:

坐看青苔欲上衣,一池春水霭余辉。荒村尽日无车马,时有残云伴鹤归。

白话文翻译:

我坐着观赏那即将蔓延到衣襟上的青苔,一池春水映照着夕阳的余晖。荒凉的村庄整日没有车马的喧嚣,偶尔有残云伴随着归巢的鹤鸟。

注释:

  • 青苔:生长在潮湿地方的绿色苔藓植物。
  • 霭:云气,这里指夕阳的余晖。
  • 荒村:人烟稀少的村庄。
  • 尽日:整日。
  • 残云:零散的云朵。
  • 鹤:象征长寿和高洁的鸟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倪瓒(约1301-1374),元代著名诗人、画家,字元镇,号云林子,江苏无锡人。他的诗风清新淡雅,多描绘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代表作有《云林集》等。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景象,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作者隐居期间,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在元代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许多文人选择隐居,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艺术上的独立。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画面。首句“坐看青苔欲上衣”,通过“坐看”二字,传达出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而“青苔欲上衣”则形象地描绘了青苔生长的茂盛,几乎要蔓延到衣襟上,展现了自然的生机。第二句“一池春水霭余辉”,以“春水”和“余辉”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氛围。后两句“荒村尽日无车马,时有残云伴鹤归”,通过对“荒村”和“残云伴鹤”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宁静和超脱尘世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坐看”和“欲上衣”的动态描绘,展现了作者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和悠闲心境。
  • 第二句以“春水”和“余辉”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氛围,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
  • 第三句“荒村尽日无车马”,通过对“荒村”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感。
  • 第四句“时有残云伴鹤归”,以“残云”和“鹤”为意象,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宁静和超脱尘世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拟人:“青苔欲上衣”中的“欲”字赋予了青苔以人的动作,增强了形象性。
  • 对仗:“一池春水霭余辉”中的“春水”与“余辉”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宁静的乡村景象,作者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青苔:象征自然的生机和岁月的静好。
  • 春水:象征生命的活力和温暖的氛围。
  • 荒村:象征远离尘嚣的宁静和孤独。
  • 残云伴鹤:象征超脱尘世的高洁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青苔欲上衣”的“欲”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D. 排比
  2. 诗中“一池春水霭余辉”中的“霭”字指的是什么? A. 云气 B. 阳光 C. 雾气 D. 露水
  3. 诗中“荒村尽日无车马”表达了什么意境? A. 热闹繁华 B. 宁静孤独 C. 忙碌喧嚣 D. 悲伤凄凉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宁静的乡村景象,表达了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倪瓒的这首诗都描绘了宁静的乡村景象,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受,而倪瓒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诗选》:收录了倪瓒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风。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玉烛新·白海棠 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 客鄞江 吊琼花 和范公希文怀庆朔堂 题大痴老人山水图 白纻歌 出塞 试剑石 出都留别林亚清夫人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人字头的字 春深似海 扳椽卧辙 隹字旁的字 絮衣 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兼并 提土旁的字 包含算的词语有哪些 鳄鱼眼泪 犬马之心 包含霈的词语有哪些 七死八活 删省 肉字旁的字 食不累味 设备 病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