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听袁子方弹琴

《听袁子方弹琴》

时间: 2025-05-02 05:36:39

诗句

蕙怅凝夕清,高堂流月明。

芳琴发绮席,列坐散繁缨。

回翔别鹄意,缥缈孤鸾鸣。

一写冰霜操,掩抑寄余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6:39

原文展示:

听袁子方弹琴 倪瓒 〔元代〕

蕙怅凝夕清,高堂流月明。 芳琴发绮席,列坐散繁缨。 回翔别鹄意,缥缈孤鸾鸣。 一写冰霜操,掩抑寄余情。

白话文翻译:

在蕙草编织的帐篷中,夜晚的空气清新,高大的厅堂里月光如水般流淌。 华丽的琴声在精美的宴席上响起,宾客们散坐在四周,解下繁复的冠带。 琴声如同孤鹄在空中回旋,又似孤独的鸾鸟在远处鸣叫。 琴声传达出冰霜般的坚贞节操,低沉而含蓄地表达着未尽的情感。

注释:

  • 蕙怅:用蕙草编织的帐篷,此处指华美的帐篷。
  • 凝夕清:夜晚的空气清新。
  • 高堂:高大的厅堂。
  • 流月明:月光如水般流淌。
  • 芳琴:华丽的琴。
  • 绮席:精美的宴席。
  • 繁缨:繁复的冠带。
  • 回翔:回旋飞翔。
  • 别鹄意:孤鹄的意境。
  • 缥缈:遥远而模糊。
  • 孤鸾鸣:孤独的鸾鸟鸣叫。
  • 一写:一曲。
  • 冰霜操:坚贞的节操。
  • 掩抑:低沉而含蓄。
  • 寄余情:表达未尽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倪瓒(约1301-1374),字元镇,号云林,元代著名诗人、画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倪瓒的诗歌多表现隐逸生活和对自然美的追求,其画作也同样以山水见长,风格淡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倪瓒在听袁子方弹琴时所作,通过琴声表达了对高洁情操的向往和对孤独美的赞美。诗中通过对琴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情感的细腻表达。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琴声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情感的细腻表达。诗中“蕙怅凝夕清,高堂流月明”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场景,为琴声的展开提供了背景。“芳琴发绮席,列坐散繁缨”则进一步描绘了宴会的盛况和宾客的闲适。后两句“回翔别鹄意,缥缈孤鸾鸣”通过对琴声的比喻,传达了琴声的悠扬和孤独,而“一写冰霜操,掩抑寄余情”则表达了琴声中蕴含的坚贞和未尽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琴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高洁情操的向往和对孤独美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蕙怅凝夕清,高堂流月明:首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场景,蕙草编织的帐篷中空气清新,高大的厅堂里月光如水般流淌,为琴声的展开提供了背景。
  2. 芳琴发绮席,列坐散繁缨:第二句描绘了宴会的盛况和宾客的闲适,华丽的琴声在精美的宴席上响起,宾客们散坐在四周,解下繁复的冠带。
  3. 回翔别鹄意,缥缈孤鸾鸣:第三句通过对琴声的比喻,传达了琴声的悠扬和孤独,琴声如同孤鹄在空中回旋,又似孤独的鸾鸟在远处鸣叫。
  4. 一写冰霜操,掩抑寄余情:最后一句表达了琴声中蕴含的坚贞和未尽的情感,琴声传达出冰霜般的坚贞节操,低沉而含蓄地表达着未尽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回翔别鹄意,缥缈孤鸾鸣”通过比喻琴声为孤鹄的回旋和孤鸾的鸣叫,形象地表达了琴声的悠扬和孤独。
  • 拟人:诗中“一写冰霜操,掩抑寄余情”通过拟人手法,将琴声赋予了人的情感,表达了琴声中蕴含的坚贞和未尽的情感。
  • 对仗:诗中“蕙怅凝夕清,高堂流月明”和“芳琴发绮席,列坐散繁缨”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通过对琴声的描绘,展现诗人对高洁情操的向往和对孤独美的赞美。诗中通过对琴声的细腻描绘,传达了琴声的悠扬、孤独和坚贞,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情感的细腻表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蕙怅:华美的帐篷,象征着宴会的盛况。
  • 凝夕清:夜晚的空气清新,象征着宁静和美好。
  • 高堂:高大的厅堂,象征着尊贵和庄严。
  • 流月明:月光如水般流淌,象征着宁静和美好。
  • 芳琴:华丽的琴,象征着音乐的美妙。
  • 绮席:精美的宴席,象征着宴会的盛况。
  • 繁缨:繁复的冠带,象征着宾客的尊贵。
  • 回翔:回旋飞翔,象征着琴声的悠扬。
  • 别鹄意:孤鹄的意境,象征着孤独和坚贞。
  • 缥缈:遥远而模糊,象征着琴声的悠扬和孤独。
  • 孤鸾鸣:孤独的鸾鸟鸣叫,象征着孤独和坚贞。
  • 冰霜操:坚贞的节操,象征着琴声中蕴含的坚贞。
  • 掩抑:低沉而含蓄,象征着琴声中蕴含的未尽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蕙怅凝夕清”中的“蕙怅”指的是什么? A. 蕙草编织的帐篷 B. 蕙草编织的席子 C. 蕙草编织的帽子 D. 蕙草编织的鞋子

  2. 诗中“回翔别鹄意”中的“别鹄”指的是什么? A. 孤独的鹄鸟 B. 成对的鹄鸟 C. 飞翔的鹄鸟 D. 栖息的鹄鸟

  3. 诗中“一写冰霜操”中的“冰霜操”指的是什么? A. 冰冷的节操 B. 坚贞的节操 C. 柔软的节操 D. 温暖的节操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竹里馆》:这首诗通过对竹林中弹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 李白《听蜀僧濬弹琴》:这首诗通过对蜀僧弹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情感的细腻表达。

诗词对比:

  • 王维《竹里馆》与倪瓒《听袁子方弹琴》:两首诗都通过对弹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追求,但王维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而倪瓒的诗更加注重对琴声的描绘。
  • 李白《听蜀僧濬弹琴》与倪瓒《听袁子方弹琴》:两首诗都通过对弹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情感的细腻表达,但李白的诗更加注重对琴声的描绘,而倪瓒的诗更加注重对琴声的比喻和拟人。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诗选》:收录了倪瓒的诗歌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倪瓒的诗歌风格和创作特点。
  • 《中国古代音乐史》:可以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诗中对琴声的描绘。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诗中对琴声的描绘。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复次韵呈沅陵诸丈并怀在伯二首 到江口寺 次韵衡州先生岁除前三日席上两绝句 其二 与苏运使诩四首 其三 明日同数公复登山忽闻履声乃审知也携和诗三篇来复用韵作一首 九月五日具草酌同彦博审知成父集于普宁山半 曾耆英自太和携所录谢民师观妙诗文副以长句 送湛挺之提干自武陵迎侍于侯官兼寄铅山尉曹 游齐山 杭桥道间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身字旁的字 世道浇漓 飘坠 金字旁的字 立刀旁的字 包含謡的词语有哪些 殚精极思 灵堂 面字旁的字 失辞 桀跖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牙签万轴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玄字旁的字 逮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