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06:48
原文展示
浮生此世隔,过位恍然疑。直讶风云动,俄惊泰华隳。岩廊不可起,英爽俨如遗。白首通群略,雄才沮一麾。徒教涕泗阔,共惜羽毛迟。堂几萧萧在,丹青漠漠垂。典刑归此老,江海寄馀思。有忝吹嘘力,无忘沃酹辞。风烟久摇落,魂气复何之。踯躅庭除下,伸衷托短诗。
白话文翻译
在这浮生中,我们彼此隔绝,经过你的位置时,我恍惚间感到疑惑。我惊讶于风云的变动,突然间惊觉泰山和华山的崩塌。在岩廊中无法起身,你的英姿仿佛遗留下来。你白发苍苍,通晓群书,却因一次失败而沮丧。只能让我泪流满面,共同惋惜你的迟暮。你的堂前几案依旧,画像静静地悬挂。你的典范归于此老,我在江海间寄托余思。我有愧于你的吹嘘之力,不忘你的祭奠之词。风烟久已摇落,你的魂气又何在?我在庭院中徘徊,将我的衷情寄托在这短诗中。
注释
- 浮生此世隔:比喻人生短暂,人与人之间难以长久相聚。
- 过位恍然疑:经过你的位置时,感到恍惚和疑惑。
- 直讶风云动:直接惊讶于风云的变动。
- 俄惊泰华隳:突然惊觉泰山和华山的崩塌,比喻重大变故。
- 岩廊不可起:在岩廊中无法起身,比喻困境。
- 英爽俨如遗:你的英姿仿佛遗留下来。
- 白首通群略:你白发苍苍,通晓群书。
- 雄才沮一麾:因一次失败而沮丧。
- 徒教涕泗阔:只能让我泪流满面。
- 共惜羽毛迟:共同惋惜你的迟暮。
- 堂几萧萧在:你的堂前几案依旧。
- 丹青漠漠垂:画像静静地悬挂。
- 典刑归此老:你的典范归于此老。
- 江海寄馀思:在江海间寄托余思。
- 有忝吹嘘力:有愧于你的吹嘘之力。
- 无忘沃酹辞:不忘你的祭奠之词。
- 风烟久摇落:风烟久已摇落。
- 魂气复何之:你的魂气又何在?
- 踯躅庭除下:在庭院中徘徊。
- 伸衷托短诗:将我的衷情寄托在这短诗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祯卿(1479-1511),明代文学家,字昌谷,号东篱,江苏吴县人。他是明代中期的文学家、诗人,与唐寅、文徵明、祝允明并称“吴中四才子”。徐祯卿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擅长写景抒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祯卿为纪念温州文人士大夫而作。诗中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描绘风云变幻、泰华崩塌等意象,抒发了对友人英年早逝的悲痛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浮生此世隔”一句,即表达了人生短暂、相聚难久的哀愁。“直讶风云动,俄惊泰华隳”则通过风云变幻、泰华崩塌的意象,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变故。“岩廊不可起,英爽俨如遗”则进一步以岩廊不可起比喻困境,以英爽遗留比喻友人的英姿。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生动,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徐祯卿的诗歌才华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浮生此世隔:开篇即表达了人生短暂、相聚难久的哀愁。
- 过位恍然疑:经过友人的位置时,感到恍惚和疑惑。
- 直讶风云动:直接惊讶于风云的变动,比喻人生的变故。
- 俄惊泰华隳:突然惊觉泰山和华山的崩塌,比喻重大变故。
- 岩廊不可起:在岩廊中无法起身,比喻困境。
- 英爽俨如遗:友人的英姿仿佛遗留下来。
- 白首通群略:友人白发苍苍,通晓群书。
- 雄才沮一麾:因一次失败而沮丧。
- 徒教涕泗阔:只能让我泪流满面。
- 共惜羽毛迟:共同惋惜友人的迟暮。
- 堂几萧萧在:友人的堂前几案依旧。
- 丹青漠漠垂:画像静静地悬挂。
- 典刑归此老:友人的典范归于此老。
- 江海寄馀思:在江海间寄托余思。
- 有忝吹嘘力:有愧于友人的吹嘘之力。
- 无忘沃酹辞:不忘友人的祭奠之词。
- 风烟久摇落:风烟久已摇落。
- 魂气复何之:友人的魂气又何在?
- 踯躅庭除下:在庭院中徘徊。
- 伸衷托短诗:将我的衷情寄托在这短诗中。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直讶风云动,俄惊泰华隳”中的风云变幻、泰华崩塌,比喻人生的变故。
- 拟人:如“岩廊不可起”中的岩廊被拟人化,比喻困境。
- 对仗:如“浮生此世隔,过位恍然疑”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描绘风云变幻、泰华崩塌等意象,抒发了对友人英年早逝的悲痛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浮生:比喻人生短暂。
- 风云动:比喻人生的变故。
- 泰华隳:比喻重大变故。
- 岩廊:比喻困境。
- 英爽:比喻友人的英姿。
- 白首:比喻友人的白发苍苍。
- 涕泗:比喻泪流满面。
- 羽毛迟:比喻友人的迟暮。
- 堂几:比喻友人的堂前几案。
- 丹青:比喻友人的画像。
- 江海:比喻寄托余思的地方。
- 风烟:比喻风烟久已摇落。
- 魂气:比喻友人的魂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直讶风云动,俄惊泰华隳”中的“泰华”指的是什么?
A. 泰山和华山
B. 泰华宫
C. 泰华山
D. 泰华寺
-
诗中“岩廊不可起”中的“岩廊”比喻什么?
A. 困境
B. 岩廊
C. 岩廊不可起
D. 岩廊不可起
-
诗中“英爽俨如遗”中的“英爽”比喻什么?
A. 友人的英姿
B. 英爽
C. 英爽俨如遗
D. 英爽俨如遗
-
诗中“白首通群略”中的“白首”比喻什么?
A. 友人的白发苍苍
B. 白首
C. 白首通群略
D. 白首通群略
-
诗中“徒教涕泗阔”中的“涕泗”比喻什么?
A. 泪流满面
B. 涕泗
C. 涕泗阔
D. 涕泗阔
答案:1. A 2. A 3. A 4. A 5.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寅《把酒对月歌》:表达了诗人对月饮酒的豪情和对人生的感慨。
- 文徵明《题破山寺后禅院》:描绘了破山寺后禅院的静谧景象,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徐祯卿《瞻文温州画像》与唐寅《把酒对月歌》: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但徐祯卿的诗更侧重于对逝去友人的怀念,而唐寅的诗则更侧重于对月饮酒的豪情。
参考资料
- 《明诗别裁集》
- 《徐祯卿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