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1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16:47
原文展示:
答沈休翁所问因成赠章 徐祯卿 〔明代〕
六龄识姓字,十岁弄歌章。 十二失慈母,嬉戏道路傍。 十七学干禄,跅空徬徨。 幸逢黄河清,昭映白日光。 圣心勤草莱,猋逐云罗翔。 谬以跌宕资,寘之枳棘场。 虽有鲁连节,濩落无所将。 揣摩笑苏秦,况乃章句行。 不见樊笼羽,冥心在八荒。 飘飖碧云绪,梦寐嵩山阳。 饮水心自足,怀哉桂树芳。 朅来荆巫渚,傲然称楚狂。 夫子挺乔岳,时人呼凤凰。 一隐不世见,邻父徒窥墙。 而我爱逸调,谈笑登其堂。 永符金龟契,豁以岁年忘。 予今入衡山,访道蹑飞梁。 倘遇洪崖子,遥传紫汞方。 与君变白发,携手共徜徉。
白话文翻译:
六岁时就认识姓氏和文字,十岁开始创作诗歌。 十二岁时失去了慈爱的母亲,独自在路边嬉戏。 十七岁时开始追求功名,感到迷茫和彷徨。 幸运地遇到了黄河水清,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 圣人的心意勤勉于草木,像疾风一样追逐着云彩飞翔。 错误地以跌宕起伏的才华,被安置在荆棘丛生的地方。 虽然有鲁仲连那样的气节,却显得空洞无物。 揣摩着苏秦的笑容,更何况是章句的行文。 不见被困在笼中的鸟,心灵在广阔的八荒中冥想。 飘摇的碧云如同思绪,梦中向往嵩山的阳光。 饮水自足,心中怀念着桂树的芳香。 来到荆巫之地,傲然自称楚狂。 夫子如高耸的山岳,时人称他为凤凰。 隐居不为人知,邻居的父亲只能窥视墙外。 而我喜爱逸乐的曲调,谈笑着登上他的厅堂。 永远符合金龟的契约,豁达地忘记了岁月的流逝。 我现在进入衡山,访道踏上飞梁。 如果遇到洪崖子,遥传紫汞的方子。 与你一同变老,携手共游。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祯卿,明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祯卿对沈休翁的回答,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对未来的展望。诗中通过对个人成长、追求功名、隐居生活的描写,展现了对自由和理想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传体的形式,叙述了徐祯卿从童年到成年的成长经历,以及他对人生和理想的思考。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黄河清”、“碧云绪”,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自由的向往。同时,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如“鲁连节”、“苏秦”,展现了对高洁气节和机智辩才的敬仰。诗的结尾,徐祯卿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如“入衡山”、“与君变白发”,体现了对简朴生活和长久友谊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自由和理想的向往,以及对简朴生活和长久友谊的追求。通过对个人成长经历的叙述,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自由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高洁气节和机智辩才的敬仰。诗的结尾,作者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体现了对简朴生活和长久友谊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徐祯卿在诗中提到的“鲁连节”是指谁? A. 鲁仲连 B. 苏秦 C. 洪崖子 D. 夫子
诗中的“黄河清”比喻什么? A. 时运好转 B. 水清无鱼 C. 黄河水流 D. 阳光明媚
徐祯卿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生活的向往? A. 功名利禄 B. 隐居生活 C. 繁华都市 D. 战争生活
诗中的“碧云绪”比喻什么? A. 碧云 B. 思绪 C. 梦境 D. 阳光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